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名气啊,来历啊,题材的重大不重大,吉利不吉利,有没有历史记载,最好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联,没有,有一点传说佳话,也行,等等,反正是要有说法,有来头。
所以,你买一件东西,买得便宜了,不一定是真占便宜了,买得贵了也不一定是真吃亏,因为艺术品本身不重要,它的内涵和外延,才是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比如,最近佳士得拍卖了一件乾隆玉玺,两个多亿,我有个学生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两个多亿买这个,有点不值啊,您看那玉质,放在和田玉里是很一般的档次,远远达不到羊脂玉的程度啊。
我说,孩子你错了,你把一件艺术品看成工艺品,甚至看成一块石头,说明你还没有入门啊。
这是文物,是乾隆的东西,它就是用一块砖雕成的,也比你现在一块上好的和田玉贵无数倍。
话说回来,为什么假的最贵?你花1000块,买一张看起来高大上的八尺假画,对不起,你吃亏了,因为你这个东西一文不值,你白白浪费了1000块,还搭进去一些功夫,对不?你花50万元买了一张巴掌大的张大千小品,真的,恭喜你,你赚了,即使眼下高于市场合理价,但不需要多久,总有一天,这东西会超过50万元。
你说,是1000块的假画贵,还是50万元的张大千真画贵?这就是这个行业的道道儿。
我本人原先虽然学美术出身,现在也算是个“著名书画家”吧,但我在机关待的时间长,社会上的这些道道儿,当初我还真不懂太多。
许多书画家都不懂艺术市场中的无数奥妙。
这跟作家不懂图书发行,文物贩子大多不是文物专家,挖矿石的对钻石市场一无所知一个道理,“专家”不行,“钻营”才行。
所以,当姓张的,嗯嗯,我叫他大张,他毛遂自荐,来找我谈这些时,我当机立断,决定用这个人才。
我用这个人,和后来用的一些人,为我创造了业绩,这个有目共睹;同时也为我,为这项事业埋下祸患,这个起初,谁能料到呢?早知有风暴,谁还出海打鱼呢。
有的人最近对我说,你当初就把人看错了,这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不该用他。
我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朋友,你早哪里去了,既然那么早就穿越时空看准了坏人,为什么不阻拦我?哈,他很窘,做人,不要那么自作聪明嘛,好像自己能生产后悔药似的,没意思对吧。
考虑到大张,他当时的级别很低,才是科级,我就先给他任命了一个文物商店的副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我让他兼书记是要让他在班子里有充分的话语权,特别是在用人问题上有话语权。
文物商店的经理是我的后任,当时老厅长推荐的,机关的一个刘姓老副处长,50多岁了,解决个正处退休,没地方安排,就让他来坐这个位置。
刘这个人典型的老机关,很本分,但什么都不敢做,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安全退休。
大张一过去,就跟他弄不到一块儿,一个拼命要做事,一个死活不想折腾,拧巴着。
两个人开干时,都来找我投诉,我一般都是在言语上激烈批评大张,安抚老经理,但在工作上支持大张。
大张果然有办法,他建议干脆在文物商店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文化艺术发展公司,注册的时候,找熟人打擦边球,加上了属地省名,成了“省文化艺术发展公司”。
这牌子,狠,连我们分管省长听了汇报,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说这名取的,听起来是一个跟文化厅平级的单位。
公司由文物商店的老总兼董事长,大张是文物商店副经理兼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看得出来,实际控制权在大张。
我虽然觉得这有点过分,但考虑到要大张做事,不这样架空一把手,不行。
另外,我当时也纳闷,怎么会设党委,而不是支部或者总支?大张说,这个就是要名头。
大张在公司下面设了很多部门,什么瓷器部,现当代字画部,古代字画部,珠宝玉器部,杂项部,等等。
这些部的负责人,不叫经理,一律叫主任,听起来确实跟文化厅的部门主任,一样一样的。
最初这些部门其实只有一个人,大张就弄了许多空挂的员工,目的是把场面撑大,符合设党委的要求。
他甚至把文物商店,说成是公司的下属企业,把老经理差点没气死。
我也批评过他好大喜功,玩文字游戏。
他说领导,文化产业,说到底就是个文字游戏。
然后,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领导,您知道有个姓刘的人,是怎么追到某大明星的吗?我说不知道内情,但是大明星配大老板,常理啊。
他说,姓刘的追某大明星的时候,可不是什么大老板。
他其实是个落魄诗人,但他喜欢吹牛,吹起来底气很足的样子,用虚假资金注册了一个听起来来头很大的文化公司,然后就说资金实在没法花,到处去找那些穷报刊谈收购。
买传媒这种事,传媒界最关注,马上就形成了轰动的新闻效应。
姓刘的再出现的时候,俨然就是一个大富豪了,那种虚名和气势,一下子就震倒了某大明星。
一个全中国男人的大偶像,超级大美女,就这样被收到落魄诗人的假大空皮囊中。
这个就叫文化产业。
我说你胡说八道,别吹,给我把事做实了,我们可不是民营企业。
他说,是是是,只是讲个笑话反映一个道理,领导放心,事业一定做实,不光做实,还要做大。
大张拼命工作,挖空心思在这个领域钻营。
个人对经理也不错,吃个饭,活动出个场,拿点纪念品什么的,也都是让经理去。
等到经理退休了,他还返聘他做学术顾问。
那刘经理也是糊涂虫一个,对他感恩戴德,为了一点小利益,后来对大张言听计从。
我提醒过大张,我说你返聘他可以,但弄成学术顾问也太夸张了,是吧,他没什么文化啊,不能把东西全看走眼了啊。
大张说,不会,文化厅下属文化机构的领导,不言自威,在这个领域有足够话语权。
再说,我们不需要判断自己的东西是真是假,我们的东西还会假?名正言顺,义正词严,只要是我们这里的东西,闭着眼睛直接说真啊!再说,一件东西需要学术评价和真伪鉴定,也不需要他老刘亲自操刀,只需要他组织高校和社会上的专家,收集对我们有用的说辞就行了。
老刘这样的老机关,人好,口紧,做事一丝不苟,假话真话,都说得认认真真,一本正经,有时候还声情并茂,他最适合干这个位置了。
大张当上一把手后,先是开始大面积做广告,向全社会征集文物字画。
东西收过来之后,全部囤积起来,过几年才往外抛。
在这期间,他会组织专家,为这些艺术品“塑造身份”。
具体的做法很多,我举两个例子吧。
比如,一件民间偶得的古画,尽管是真的,也是那个时代的名家作品,但是它仅仅是一张孤立的字画,没有“内涵”,如果要登大雅之堂,卖出好价钱,就难。
所以,我们要找历史学家,找艺术学者,为这张画做一番“考据”,弄出它的“历史渊源”“传世波折”等故事,找到它在艺术史上的“方位”,在艺术体系中的坐标,这样,一个饱经沧桑、积淀深厚的“老东西”就诞生了,其文物价值立即凸显出来。
你想想,这价值出来了,价格不就猛翻跟头啊。
再举个例子,我们收到一件民国时期的书法,比如于右任吧,因为年代不是很久远,行内对于右任作品的价格大致心里有数,所以要让一件书法立即获得暴利,有点难。
我们就得组织评论家,找名人,为这件作品写文章,最巧妙的方法还不是直接写文章鼓吹这件作品,而是夹带在对于右任作品的概述性评论,甚至评述民国艺术史的时候,提名这件作品。
这些文章见诸报刊,甚至收入教材,这件作品身价自然就上去了。
所以,时间很重要,看上去是“囤积”艺术品,让它们睡大觉等涨价,实际上是为它们“镀金”,搞说法,不是等“涨价”,而是“搞涨价”。
不是按市场规律获取涨价幅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1. 顾元白穿成了耽美文中存在感稀薄的病弱皇帝,皇帝是个背景板,全文都在讲着摄政王和京城第一美人的掌权史和相恋。 顾野心勃勃元白:我笑了。 他都是皇帝了,怎么可以不掌权天下,不去开疆扩土名留青史呢? 2. 这一日,暗藏熊熊野心的当今大将军之子、未来摄政王薛远,头次随着父亲进了宫。在人之后抬头一看,却瞥见了这年轻天子的容颜。 天生反骨的薛远唇角一勾,轻蔑地想,这小皇帝怎么长得比娘们还漂亮? /
每位向死而生的人,都在世间寻觅着能赋予自我生存意义的人。 在相识之前,霜叶只是茫茫人海中一座孤独无依的岛屿,因听见了对方绝望的求救之音,才循着音源缓缓靠近。 最终,接过某人递来的手,将他拖上了岸。 文案真的愁秃呜呜呜(强忍眼泪)其实是本甜文,理想型的甜蜜HE路线(x) ※CP看似性冷淡实则热衷于说骚话拿了男主剧本的霜妹x拿了女主剧本的黑时宰 、食用说明: ※第三人称,有修罗场,有单箭头,有/
小说里总有一类人,他们配合主角演出、烘托气氛、推动剧情,他们带着脸谱、总喜欢在主角周围嚼舌根,这些人被统称为降智配角。 很不幸,宁夏就穿成了这样一个降智配角。 【叮0523号配角你好,我是0523号系统,从现在开始,直到你完成配角使命正式下线,本系统将一直与你绑定。】 【系统会在主要剧情触发时向配角提供相应的剧本,请配角按照剧本念完自己的台词,完成配角任务,如配角未完成任务,将触发惩罚机制/
听说九班休假的漂亮男生来上学了。 班级大佬谢大公子,看那男生眼神简直越来越暧昧~ 直到唐璨回家的路上,遇到病秧子的谢大公子,嘴边衔着根烟笑的温和纯善,抬脚一伸堵住她的去路。 /
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 /
这坑爹的原始部落! 终有一天,我们将重返故地。荣耀依旧在,炎角之火永远不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