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路呢?我说不出,也没有仔细想过。
冯友兰先生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米”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零八岁。
我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是“相期以米”。
这算不算是立大志呢?我是没有大志的人,我觉得这已经算是大志了。
我从前对穷通寿夭也是颇有一些想法的。
十年浩劫以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
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
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
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
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1991年1月1日 九十五岁初度 又碰到了一个生日。
一副常见的对联的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
”我又增了一年寿。
庄子说:万物方生方死。
从这个观点上来看,我又死了一年,向死亡接近了一年。
不管怎么说,从表面上来看,我反正是增长了一岁,今年算是九十五岁了。
在增寿的过程中,自己在领悟、理解等方面有没有进步呢? 仔细算,还是有的。
去年还有一点叹时光之流逝的哀感,今年则完全没有了。
这种哀感在人们中是最常见的。
然而也是最愚蠢的。
“人间正道是沧桑。
”时光流逝,是万古不易之理。
人类,以及一切生物,是毫无办法的。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对于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听之任之,用不着什么哀叹。
我现在集中精力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这种尴尬情况。
“当时”是指过去的某一个时间。
“现在”,过一些时候也会成为“当时”的。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永远有这样的哀叹。
我认为,我们必须从事实上,也可以说是从理论上考察和理解这个问题。
我想谈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生活;第二个是如何回忆生活。
先谈第一个问题。
一般人的生活,几乎普遍有一个现象,就是倥偬。
用习惯的说法就是匆匆忙忙。
五四运动以后,我在济南读到了俞平伯先生的一篇文章。
文中引用了他夫人的话:“从今以后,我们要仔仔细细过日子了。
”言外之意就是嫌眼前日子过得不够仔细,也许就是日子过得太匆匆的意思。
怎样才叫仔仔细细呢?俞先生夫妇都没有解释,至今还是个谜。
我现在不揣冒昧,加以解释。
所谓仔仔细细就是:多一些典雅,少一些粗暴;多一些温柔,少一些莽撞;总之,多一些人性,少一些兽性;如此而已。
至于如何回忆生活,首先必须指出:这是古今中外一个常见的现象。
一个人,不管活得多长多短,一生中总难免有什么难以忘怀的事情。
这倒不一定都是喜庆的事情,比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类。
这固然使人终生难忘。
反过来,像夜走麦城这样的事,如果关羽能够活下来,他也不会忘记的。
总之,我认为,回想一些俱往矣类的事情,总会有点好处。
回想喜庆的事情,能使人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向前进的勇气。
回忆倒霉的事情,能使人引以为鉴,不致再蹈覆辙。
现在,我在这里,必须谈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问题:死亡问题。
我已经活了九十五年。
无论如何也必须承认这是高龄。
但是,在另一方面,它离死亡也不会太远了。
一谈到死亡,没有人不厌恶的。
我虽然还不知道,死亡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并不喜欢它。
写到这里,我想加上一段非无意义的问话。
对于寿命的态度,东西方是颇不相同的。
中国人重寿,自古已然。
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可见汉代的情况。
人名“李龟年”之类,也表示了长寿的愿望。
从长寿再进一步,就是长生不老。
李义山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灵药当即不死之药。
这也是一些人,包括几个所谓英主在内,所追求的境界。
汉武帝就是一个狂热的长生不老的追求者。
精明如唐太宗者,竟也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服食玉石散之类的矿物,结果是中毒而死。
上述情况,在西方是找不到的。
没有哪一个西方的皇帝或国王会追求长生不老。
他们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屑一顾。
我虽然是中国人,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但是,在寿与长生不老的问题上,我却倾向西方的看法。
中国民间传说中有不少长生不老的故事,这些东西侵入正规文学中,带来了不少的逸趣,但始终成不了正果。
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并不看重这些东西。
中国人是讲求实际的民族。
人一生中,实际的东西是不少的。
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东西就是死亡。
人们都厌恶它,但是却无能为力。
上文我已经涉及死亡问题,现在再谈一谈。
一个九十五岁的老人,若不想到死亡,那才是天下之怪事。
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不是想到死亡,而是怎样理解死亡。
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林林总总,生物无虑上千上万。
生物的关键就在于生,死亡是生的对立面,是生的大敌。
既然是大敌,为什么不铲除之而后快呢?铲除不了的。
有生必有死,是人类进化的规律。
是一切生物的规律,是谁也违背不了的。
对像死亡这样的谁也违背不了的灾难,最有用的办法是先承认它,不去同它对着干,然后整理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多年以来就有一个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是陶渊明的一首诗。
“该死就去死,不必多嘀咕。
”多么干脆利落!我目前的思想感情也还没有超过这个阶段。
江文通《恨赋》最后一句话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我相信,在我上面说的那些话的指引下,我一不饮恨,二不吞声。
我只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我也不信什么轮回转世。
我不相信,人们肉体中还有一个灵魂。
在人们的躯体还没有解体的时候灵魂起什么作用,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说得清楚。
我想相信,也不可能。
对你目前的九十五岁高龄有什么想法?我既不高兴,也不厌恶。
这本来是无意中得来的东西,应该让它发挥作用。
比如说,我一辈子舞笔弄墨,现在为什么不能利用我这一支笔杆子来鼓吹升平、增强和谐呢?现在我们的国家是政通人和、海晏河清。
可以歌颂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
歌颂这些美好的事物,九十五年是不够的。
因此,我希望活下去。
岂止于此,相期以茶。
2006年8月8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爆笑沙雕文,最后9次痛倒计时~] 顾声穿成顶流的塑料联姻老婆,因为和他上恋综而被全网狂嘲自取其辱。 但没想到她绑了个【我是你的解药之CP系统】: 「您丈夫将会花式疼痛99次,碰到您才能止痛哦~」 顾声:哦豁? 节目开播,对家恩爱甜蜜,全网坐等顾声独自尴尬,没想到?? 选择房间时,闻衡脸色苍白看着走向别处的顾声说:别走这、卑微深情?! 分开任务时,闻衡冒着冷汗拉住兴冲冲找别人组队的顾声:过/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 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去做,并且做的更好。 但明明他才是做的更好的那个人,却始终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望着他的眼神都是嫌弃的,说他善妒,自私,喜欢抢别人东西。 一直到死,晏暠才明白,他抢的是主角/
闻妺嬉美貌绝世,气质矜贵优雅,是娱乐圈难得一见的美人儿胚子[妺嬉(mxī)] 偏偏影帝施哲言是个神经病,对女人心理性厌恶 然而后来 狗仔:#惊!施影帝与一闻姓女星街边拥吻# 众粉丝:骗子!大骗子! 说好的对女人冷漠又无情呢! 而此时的施哲言却在掐着闻妺嬉的后颈,惩罚似的咬着她嘴唇:以后不准对别的男人那么笑,嗯? 黑眸里的火热与占有欲,犹如狂风骤雨 女主本性与气质并不符,反差萌狗崽属性 总之/
赵逢青跟江琎的那一晚,有悲也有喜。 悲的是,她的纯贞没了。 喜的是,她也可以讲一个谁年轻时没爱过个把人渣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太妹和尖子生的故事。 /
国师穿越现代,自动绑定见鬼直播APP,一不小心靠着玄学就风靡网络了!在网上直播算卦看风水,轻轻松松就暴富了! 很多天师不服想打国师的脸,最后捂着被打肿的脸跪着求当国师的迷弟! 很多鬼见她一个小女生,居然敢深入凶地,兄弟们弄死她! 啊啊啊啊!那小女孩太厉害了吧,兄弟们赶紧躲起来! 陈悦鱼: 女国师在现代刷抖音,玩微博,还喜欢直播 直播凶鬼厉鬼被吓哭,怀疑世界! 某高富帅甩尾法拉利停在陈悦鱼身/
我叫贾琏,灵魂来自于现代。 从前emmm还是算了,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人人都说我是个好色、自私、不上进的纨绔, 贾琏托着下巴沉思,小爷觉得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可小爷以前过得苦啊! 难得出身富贵可以任性妄为,就决定不洗白了,大把的时间拿去浪!!! 然而总有人拦着他逍遥,可以说路很艰难但豪门公子的生活就是让人哈哈哈! 小剧场 宝玉:祖母!琏二哥又手欠揍我! 贾母:祖母去骂他! 宝玉:祖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