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书柜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饮食篇:古人喝酒,为什么那么能喝(2/5)

边祭祀,最终得以渡江。

后来,人们觉得蛮头的名字太血腥了,就改称为“馒头”。

这一说法太过传奇,可信度不高。

然而,馒头的出现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这是学界普遍认可的。

由此可见,尽管传说不足信,但可能有其历史起源。

21古人经常吃牛肉吗 我们看《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都很爱吃牛肉。

有人统计过,《水浒传》全书共有48处描写了吃牛肉的情节。

其中最著名的桥段是武松到景阳冈饭店: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

” 那么,古人真的经常吃牛肉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劳动耕畜和运输工具,是家庭的重要财产,是严禁被屠宰吃肉的。

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立法明令禁止杀牛,例如在汉朝,杀牛等同于杀人,可以判死刑。

《淮南子》记载:“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

”到了唐朝,虽然废除了杀牛偿命的规定,但杀牛行为依然要被判一年半徒刑,或去做苦役。

所以古人是不能随意吃牛肉的,那《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为何总吃牛肉呢? 首先,他们吃的可能是老死、病死或意外死亡的牛,这样的牛肉是可以吃的,但需要官府的批准。

其次,《水浒传》里卖牛肉的多是乡野郊区的野店黑店,官府监管不到,偷偷摸摸卖点牛肉也没人管。

另外,梁山泊这些英雄好汉,多是和官府唱反调的,作者为了突出他们的反抗精神,所以专门吃官府保护的牛。

《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多来源于元杂剧,而元杂剧中最初的“梁山好汉”吃的并不是牛肉。

元杂剧《黑旋风双献功》中,李逵吃的是“一罐子羊肉泡饭”。

涉及鲁智深的几部元杂剧,主角吃的也是羊肉。

所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把吃羊肉改为吃牛肉,可能是为了突出梁山英雄好汉们的反抗精神。

所谓“造反有理,一反到底”,吃牛肉也是反抗精神的体现。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古代官方严禁吃牛肉,但不代表民间就真的能禁绝。

就像今天吃熊掌等野生动物违法,但民间还是有铤而走险吃的。

舌尖上的中国,为了吃,没有什么不可以!正因为官方禁止,所以市面上牛肉稀缺,牛肉价格远高于其他肉类。

古人为追求暴利,私自杀牛的事屡禁不止。

宋代时,每斤牛肉可以卖百钱,按照购买力换算,折合今天的百八十块钱。

在利益的趋势下,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这也是古代能吃到牛肉的最重要原因。

宋真宗时,一个叫孔宗闵的官员上奏说“浙人以牛肉为上味,不逞之辈竞于屠杀”。

由此可见,当时浙江私杀耕牛的情况非常严重。

宋真宗听后大为震惊,下旨要求严厉惩处,开展“严打吃牛肉”全国行动。

然而行动无疾而终,因为官员上奏说民间吃牛肉的太多了,如果都抓起来,恐怕咱们宋朝的监狱都不够用。

宋真宗无奈,最后只能作罢——谁爱吃就吃吧! 同样是宋朝,山东莱州地区的官员对待民间吃牛肉问题的处理就显得更“与时俱进”:看到吃牛肉的太多,干脆就收起了“吃牛税”——吃牛肉可以,但你得交税!重商主义的宋朝,真的很会利用经济杠杆。

这样一来,既打开了牛肉市场,丰富了民众的菜盘子,又充实了地方政府的钱包子,一举两得。

但是,农业社会吃牛太多,的确会对农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最终又会破坏传统经济的根基。

所以“吃牛税”遭到了强烈的批评,政府最后也停止了该政策,继续严禁吃牛肉,这就又回到无法禁绝的局面。

看来,在古代吹牛不算厉害,吃牛才厉害呢! 22古人吃哪些蔬菜 上一篇咱们聊了古人吃肉的话题,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古人吃蔬菜的事。

如果穿越回古代,看到古人吃的蔬菜,很多人会立马崩溃——这居然也是蔬菜? 大家都听过先秦时期的荇菜,这种菜在《诗经》开篇里就有写,听起来是一种很高端的蔬菜。

其实荇菜就是我们今天池塘里常见的浮叶。

据说荇菜清热利尿,怪不得诗人见到姑娘会想到荇菜,原来是因为求之不得怕上火啊。

汉朝时有五种主要蔬菜,被称为五菜,即“葵、韭、藿、薤、葱”。

今人穿越回去,恐怕只认得韭菜和大葱。

五菜里最流行的是“葵”,也就是今天的冬苋菜。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里就写过“采葵持作羹”。

另外,《诗经》里写的“采葑采菲”中的葑和菲也是古代常见的蔬菜,葑就是蔓菁,在我们东北叫“芥菜疙瘩”,主要用来腌咸菜吃。

它还有个俗名叫“布留克”,据说来自俄语音译。

“布留克”谐音是“不留客”,在东北有种说法:拿芥菜疙瘩招待客人的就是想送客了。

至于菲,听名字不要太期待,它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吃的大萝卜。

古人也吃白菜,叫作菘,但古代吃的白菜是小白菜,到了明清之际,才改进杂交出大白菜。

中国人今天吃的大多蔬菜是古时候从外国传入的。

丝绸之路开通后,大量西域蔬菜传入我国,比如从伊朗传入的黄瓜(当时叫胡瓜)、尼泊尔传入的菠菜、印度传入的茄子。

到了唐朝,餐桌上的蔬菜就比较丰富了。

明朝时,由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更多蔬菜传入了我国,比如土豆、番薯、番茄、番瓜(番瓜就是南瓜),还有今天川菜中最重要的一样蔬菜——辣椒,也是这个时期从美洲传入的。

我们今天吃的蔬菜瓜果里,带有番字的,一般都是明清之际传入我国的舶来品,因为那时候我们习惯称外国为“番”。

如果蔬菜名字中带有胡字的,则一般是唐朝时传入我国的舶来品,因为那时候我们习惯称外国为“胡”。

番和胡都带有以中华为中心的天朝意识,小小的蔬菜名都能映射出历史大背景。

外来农作物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明清之际的玉米和番薯了,我们东北俗称苞米和地瓜。

这两样农作物引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主食,确切地说不算蔬菜。

玉米和番薯最大的优势是环境适应能力强,对土地要求不高,可以种植在贫瘠的山区或丘陵坡地,不与中国传统的稻麦作物争地。

康乾盛世期间,人口繁育速度快,人口压力凸显,最大的压力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

为了鼓励民众开垦荒地,乾隆时制定了包括免税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民众开垦荒地用来种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

自从乾隆时期广泛推广玉米、番薯种植后,中国的人口就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最终达到农耕文明的顶峰四亿。

香港科技大学历史学教授龚启圣通过对大量数据分析后认为:“从1776年到1910年间,中国14.12%的人口增长是由玉米所致。

而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中国粮食增量的55%是来自这三项新作物(玉米、番薯和土豆)。

”近代中国的四万万同胞,真心应该感谢来自远方的地瓜和玉米。

23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炒菜 炒菜是中餐特有的烹饪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烹饪方式。

有统计表明,中餐菜肴里有80%左右都是炒菜,以至于外国人认为“炒菜是中国菜之所以丰富的原因”。

然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AI替身中了沙雕病毒

夏歌一朝穿越,穿成了星际时代某最大佬的AI仿生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的一切数据,都是照着大佬那求而不得的白月光设定的,从外貌到身材,从声线到性格,和那个人一样温文尔雅,和煦如风。 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AI替身机器人。 然而,就在夏歌穿越过去的当天,这个替身AI的数值程序就彻底崩坏了。 陆行深看着一边大喊老子活了!一边满屋子疯跑蹦跳鬼叫不止的疯批,觉得自己的完美替身机器人一定是中病毒了,才会程序/

末日之无上王座

一帝二后三皇四尊,七绝城末日争辉! 当一切重启,苍穹下,江峰执掌雷霆,仰望星空! /

哥谭梦游记[综英美]

久作,代号Q,13岁,异能是[脑髓地狱],是即使在异能当中也最被忌讳的精神操控的异能,被称为【活灾难】,因此终日被关在港口mafia的地牢不见天日。 [嗡嗡嗡] 在睡梦中听见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再一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坐在一辆黑漆漆的车里,而身旁的开车的人,是一只大蝙蝠? 啊咧,是梦吗?但是,这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怀抱着人偶的少年露出一个崩坏的笑容,眼中的星星闪烁,[既然是在梦里,那就让我/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徐清麦在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大唐。 可气的是,和她一起穿越的还有她那看上去人模人样实际狗得很的前男友周自衡。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穿成了夫妻! 而最可气的是,周自衡穿成了农官小吏,而她作为一名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则穿成了他那柔弱不能自理只能困在后院的家庭主妇。 徐清麦暴躁了,这世界毁灭吧! 等等为什么会有婴儿的哭声? 两人对着原身那尚在襁褓之中,哭得震天响的小婴儿,只能面面相觑/

野僧

战长林年少轻狂时,做过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倾其所有,求娶长乐郡主居云岫; 一件是兴德元年,在居云岫身怀六甲时扔下一纸休书,削发为僧,扬长而去。 三年后,天下大乱,战长林在荒郊救下华盖如云、玉辔红缨的送亲车驾。车里,新妇凤冠霞帔,怀里抱着的稚儿粉雕玉琢,正睁大一双跟他一模一样的眼,懵懵懂懂,似惊似疑。 战长林问:哪儿去? 居云岫答:洛阳赵家,成亲。 *又痞又野和尚X又冷/

全球刷怪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