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书柜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章 情感篇:古人谈恋爱,不在七夕节(5/5)

而对自己的生母,则称为亲母或生母。

至于《知否》中“小娘”的称法,在宋代一般是不会用来称呼母亲的。

因为在宋代,青楼妓院的女子才会被唤作“小娘”,类似今天的“小妞”。

文末还要跟大家说一下古代妻子对纳妾的态度。

古代妻子对丈夫纳妾看得比较包容,毕竟地位悬殊,不会产生太多醋意——何必跟一个下人计较?甚至有的妻子会主动提出为丈夫纳妾,并会被看作是妻子通情达理的表现。

北宋仁宗时,王安石的妻子为丈夫花了90万钱纳了一个妾,这些钱的购买力至少合今天70万元。

花这么大价钱纳来的妾,想必是色艺俱佳。

47古人如何离婚 “离婚”在古代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早在先秦就已有之。

《诗经》中称离婚为“仳离”,“仳”就是离别。

在《战国策》和《韩非子》等文献中,有“去妻”之说,也是离婚的意思。

秦朝时称离婚为“弃”,汉朝后又有了“出妻”“休妻”的说法,到了近代才叫离婚。

古人的离婚方式都有哪些呢?最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离婚方式是丈夫要求解除婚姻关系,这种离婚称为“出妻”,民间称为“休妻”。

先秦时未对休妻作制度上的规定,导致离婚盛行。

汉朝时,为了维护婚姻稳定,国家对休妻作了限定,不可随意休妻。

只有当妻子犯了七种错误时才可以休妻,这种情况被称为“七出”,在唐朝时纳入了国家法律。

“七出”指:不生儿子;出轨;不孝顺老人;犯口舌;盗窃;嫉妒心重;患有重病。

是的,嫉妒也会被休,当下那些容易“酸”的女生还是不要随便穿越回去了,否则很有可能被休!在古代男权社会下,妇女地位之低下,从七出制度就可窥一斑。

当然,古人也考虑到了一些女性的权益。

首先,妻子没有犯“七出”过错而被无故休妻的,丈夫会受到刑罚。

唐朝时是流放一年半,元明清三朝是杖一百或杖八十。

另外,有下列三种情况,即使妻子犯了“七出”也不能被休,即所谓的“三不出”:妻子离婚后无家可归的不许离婚,妻子曾为公婆守孝期满三年尽了孝道的不许离婚,结婚时丈夫贫贱而今富贵的不许离婚。

“三不出”倒是挺有人情味,特别是最后一条。

第二种离婚方式是官府强制性的,称为“义绝”。

东汉时《白虎通德论》曾对早期的义绝情况做了说明:“悖逆人伦,杀妻父母,废绝纲常,乱之大者,义绝。

”后世义绝的范围有所扩大,离婚案例中常见的“义绝”情形有丈夫殴打妻子父母、丈夫奸非(强奸罪或通奸罪)、丈夫卖妻、丈夫在与妻子久别期间重婚。

另外,家庭暴力也被纳入了“义绝”的范围。

义绝离婚在古代并不多见。

明清时期,即使有义绝情形发生,但只要夫妻双方还愿意保持婚姻关系,官府也不会强制离婚。

第三种离婚方式较为和谐,夫妻双方情感破裂后的自愿离婚,古代称之为“和离”。

与休妻中的男子单方主张离婚不同,和离强调夫妻双方都有意愿,特别是女方的意愿。

古代“和离”和今天普遍的协议离婚类似,程序也大致相同。

首先,夫妻双方都有离婚意愿并达成一致。

其次,双方家长亲眷需要同意。

再次,丈夫要出具和离的文书,夫妻双方及父母签字画押。

最后,将和离文书上交官府,得到准许后更改户籍,“和离”便完成了。

古代的和离文书称为“放妻书”,一个“放”字很有意蕴——感情不在,婚姻难续,夫妻双方各自放过,好聚好散。

1900年出土的敦煌文书中,有一批唐代文献,其中就有十几份“放妻书”。

其文字优雅,情感动容。

其中一份放妻书写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王老师顿时想起席慕蓉说过: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激。

这种境界,现代人也很少能够达到。

相对来说,唐朝及以前对离婚的看法是比较包容的,并不认为那是什么丢人事,唐朝公主也有许多离婚的。

但对于那些随意离婚的,甚至离婚三四次的人,古人还是比较反感的。

从宋朝起,程朱理学开始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存天理灭人欲,人们逐渐耻于离婚。

到了明清,人们的自由更加被禁锢,离婚被视为大恶。

士大夫即使娶了悍妻妒妇,也不敢离婚。

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婚姻自由的观念又被普遍接受,离婚也变得平常,就连末代皇帝溥仪都“被离婚”了。

今日,离婚完全是个人生活的私事,外人是无权指手画脚和品头论足的。

离婚是令人遗憾的,有的当事人还会十分痛苦,但离婚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那些斥责别人离婚很丢人的人,他们的思想进化程度真的还不如古人! 48古人为何瞧不上绿色 如果一个人的配偶或恋人出轨了,我们常会说这个人被“绿”了,或者说这个人戴“绿帽子”了。

“绿”成为被出轨的符号。

那为何偏偏是绿色呢?古人为何瞧不上这个颜色呢? 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红、黄、蓝三原色了,加上白色和黑色,这五个颜色被称为“正色”。

其他的颜色都是用三原色调出来的,因此被称为“间色”。

间色被认为是杂色,正色则被视为高贵的颜色。

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对应这五个正色。

许多王朝为了论证本朝建立的合法性,都用五行学说来论证改朝换代的合理,也都会选择正色为本王朝的崇尚色。

比如,商朝尚白,周朝尚红,秦朝尚黑。

汉朝的崇尚色比较复杂。

汉高祖认为秦朝太短不作数,不算在五行轮换里,所以主张汉朝继周朝之后为水德,水德尚黑,故而汉初尚黑色。

后来,汉武帝又认为汉朝应该是土德,所以又开始尚黄色。

古人认为绿色是“苍黄之间”色,即苍天的蓝色和土地的黄色调和而成的颜色,不上不下,颜色不正,是卑微的颜色。

北宋《广韵》中就说绿色为“青黄色”。

先秦时期,人们就看不起绿色。

《诗经·邶风·绿衣》中有一句“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意思是说:上衣是绿色的,下裳是黄色的,心里感到忧伤。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种解释认为:因为古人一般以黄色为上衣,绿色为下裳,而诗里面的搭配则是上下易位,贵贱颠倒。

以此比喻夫人失位贱妾上僭,所以“心之忧矣”。

以绿色代表地位卑微的妾,足以说明绿色的低贱。

古代有很多以绿色为卑贱的例子。

春秋时,卖自己的妻女求食的人,都要裹绿头巾,以示卑贱。

隋唐时确定了官员品色服制度,每个级别的官员都要穿固定颜色的官服,而绿色被确定为低品级官员的官服。

唐代贞元年间,《封氏见闻录》记载,延陵令李封对凡是犯罪的官吏不加杖罚,而只是让他裹绿头巾以羞辱,错误严重的戴的时间长,轻微的则短,“戴绿头巾”被当作一种惩戒手段。

到了元代,绿色成为最卑贱的颜色,并衍生出了“绿帽子”的说法。

《元典章》记载:“至元五年(1268年),准中书省札,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绿)巾。

”意思是说,如果家中有女子做娼妓,那么她的男性家属就都得戴绿头巾。

绿头巾就成为娼妓家属的专用服饰。

到了明朝,规定从事歌唱表演行业的伶人要裹绿头巾,还要穿绿衣,将特殊行业的绿色服饰进一步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所以元朝之后,穿绿不仅仅是卑贱了,还是一种侮辱。

由于古代娼妓家中男子戴绿色头巾,而娼妓又大多从事卖淫活动,所以绿头巾就成了家中女性跟别人发生关系的符号。

后人不戴头巾了,取而代之的是帽子,于是,“绿帽子”也就成了被出轨的代名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回1986小山村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AI替身中了沙雕病毒

夏歌一朝穿越,穿成了星际时代某最大佬的AI仿生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的一切数据,都是照着大佬那求而不得的白月光设定的,从外貌到身材,从声线到性格,和那个人一样温文尔雅,和煦如风。 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AI替身机器人。 然而,就在夏歌穿越过去的当天,这个替身AI的数值程序就彻底崩坏了。 陆行深看着一边大喊老子活了!一边满屋子疯跑蹦跳鬼叫不止的疯批,觉得自己的完美替身机器人一定是中病毒了,才会程序/

在直播节目炫富爆红了

黎欢穿书了,穿成了女主堂姐在直播节目里的对照组,女主踩着她立了一个豪门千金的人设爆红网络,抢了她的老公,嫁入豪门生儿育女幸福一生,而她却活成了墙上的黑白照。 黎欢来的时候正好是节目第一期,系统:生命倒计时一年,友情提示:只能花钱才能活命。 节目里,女主正在化妆台前展示数万一瓶的面霜,用小勺子挖了一点涂在脸上。 另一边镜头,同样的面霜,黎欢食指抠出一坨,漫不经心地擦脚。 珠宝店里,女主正在试/

咸鱼美人嫁给卷王厂长[七零]

一心咸鱼却完成恶毒任务的美人*卷王工作狂却恋爱脑厂长 江美舒加班猝死,一睁眼穿七零,她不想努力想咸鱼,但奋斗年代很难达成目标。 坏消息:双胞胎姐姐重生不嫁四合院,非要和她换亲嫁到大杂院。 好消息:四合院换亲对象卷王加班不回家,但房子大钱管够! 江美舒:还有这种好事? 果断互换身份奔赴各自咸鱼躺赢人生,只是换亲后系统来了。 江美舒兴致勃勃:统啊,你是攻略统还是救赎统? 系统:我是恶毒统,全称/

少女契约之书

当二次元与三次元产生冲突,林洛得到了名为契约之书的把妹礼包只要好感度达到九十以上,他就可以与二次元世界里,智慧与武力并存的美少女们签订心之契约。 傲娇强气的LV5超电磁炮御坂美琴! 天才魔术师红色恶魔远坂凛! 吸血鬼真祖黑暗福音依文洁琳! 最终血统之七煌宝树蕾芙丽! 不老不死之命运的魔女C.C! 炎发灼眼的讨伐者灼眼的夏娜! 蓝焰焚尽恶世的重炮者黑岩射手!这,只不过是开始 于是,轰轰烈烈的/

君有云

十里琅珰,学宫所在,由儒圣坐镇,其下有九位君子,三百儒生,乃世间最具文气之地。凡学宫弟子,受封君子之时,必高喝一言为此生箴言,这一生都将为此言而奋武,这一言便是所谓君有云。苏白衣、风左君、谢羽灵为学宫弟子,都为了有朝一日成为君子而努力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