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书柜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章 九死十三灾上(4/5)

庐请诸葛”“五老坐崖观太极”。

窦占龙看中了百年老店地气兴盛,且又闹中取静无人打扰,便跟傻哥哥一人住了一间。

卧房虽为暗间,却也收拾得窗明几净,雕花的檀木床四面帷帐,床上是锦缎的被褥、新续的荞麦皮绣花枕头,床头挂着香荷包,让人躺下就不想起来。

住得舒服吃得也不错,老铁桥附近街市繁华,三步一个饭庄子、五步一个饭馆子,家家都有拿手菜。

不想出去下馆子,可以吩咐灶上做得了端到屋里,应时当令的青鲫白虾鲜腴无比,爆炒熘炸样样皆能。

喝酒也不用出去,店里头不只有“杏花村”“老白干”,“状元红”“葡萄绿”“玫瑰露”“紫竹兰”“菊花白”全给您预备齐了,价钱比东门里的大酒缸还实惠。

另有专门的伙计盯着添茶续水。

摆在桌子上的水果点心,吃不吃也是一天一换。

当然了,这全是拿银子砸出来的,给少了人家也不伺候你。

店大欺客,反过来说,客大也可以欺店。

窦占龙提前在柜上押够了银子,多了不用退,少了随时补,店伙计自是尽心尽力,当成活祖宗来伺候。

定下落脚的地方,窦占龙却并不急于憋宝,每天天一亮就出去,可着天津城一通转,谁也猜不透他怎么想的。

傻哥哥贪吃贪睡,没有火烧屁股的急事,他都得一觉闷到日上三竿。

那一天早上,窦占龙一个人骑着黑驴出去溜达,走到南关老街附近,瞧见道路两侧有许多卖吃食的饭铺摊棚,油炸排叉、烫面炸糕、三角火烧、撩油馅饼、酥条麻花……诸如此类,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不带重样的。

街上的人挺多,端着小盆、托着笸箩,里面装着刚买的早点。

也有嘴急的,等不到端回家就开始边走边吃。

把角儿有家蒸食铺子,一小间灰砖瓦房,也没个正经字号,只在门口挂个幌子,上写“肉卷子”三个字,外面排着几十号人的长队。

老百姓过日子,一年到头离不开蒸食,清明节蒸面人,端午节蒸面老虎,麦收时蒸面蛙,春节蒸宝塔枣糕,走亲访友也要带上花馍。

有自己在家蒸的,也有到蒸食铺买的。

蒸食铺为了招徕主顾花样迭出,像什么麻酱花卷、两掺面儿的丝糕、豆沙或是红果馅的蒸饼儿、开花咧嘴儿的香糟大馒头……不仅看着热闹,味儿也跟家里蒸出来的不一样。

卖肉卷子的在天津本地较为常见,老百姓叫惯了“肉龙”,只不过那会儿还有皇上呢,口头上说说没人追究,幌子上可不敢写,对外都叫“肉卷子”。

窦占龙夜猫子眼一亮,当时骗腿下驴,不走了。

那位说不对,窦占龙又不是傻哥哥,见着好吃的就迈不开腿。

他身上埋了鳖宝,吃什么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街角一家蒸食铺的肉龙,怎么入得了他的夜猫子眼?话是没错,但窦占龙目识百宝,盯上这家小铺子,自然有他的打算。

蒸食铺的店面虽小,收拾得却挺干净,顶门横着一张长条桌子,摆着两个放蒸食的大笸箩。

一个老太太裹着小脚、梳着发纂儿,一身粗布衣裤,佝偻着腰,站在桌子后面卖肉龙。

再往屋里看,西墙是灶台,上边架着蒸笼,大号的笼屉用白手巾把边儿围得挺严实,却挡不住热气滚滚。

东墙支着面案子,一个老头儿须发皆白、面如刀刻,高挽袖口在案板上揉面,手边扔着一把刀,连刀柄一尺来长,专用于切蒸食,尽管乌乌涂涂的,不知多久没磨过了,但在憋宝的眼中,却是一口好刀,蟒翻身、龙张嘴,背厚刃薄,没卷没崩,劈八仙、斩五鬼,刀刀砍断长流水! 窦占龙盯着刀看了一阵子,又跟买蒸食的主顾一打听,才知这家蒸食铺子开了小五十年了,蒸肉龙的味道最拿人,据说是老太太打娘家带来的手艺。

拣带着筋皮的牛肉头儿剁碎了,加入豆瓣酱、十三香、胡椒面和馅儿,不像别人家还剁棵白菜、切点儿萝卜丁儿什么的,他家仅以葱姜佐味。

面发得也暄腾,蒸得了搭出来,搁在案板上拿刀一段段切开,层层叠叠、汁水四溢,皮儿多厚馅儿多厚,托在手里压腕子,捏瘪了还能弹回来,买上两个当早点,又瓷实又解馋。

一早上起来先卖三屉肉龙,一屉蒸十条,一条切二十块,卖完了才蒸馒头、拧花卷。

不过老两口子年岁大了,手脚迟慢,主顾又太多,来买肉龙的都得耐着性子排队。

憋宝之人最沉得住气,窦占龙把黑驴拴到房檐下边,点上自己的烟袋锅子,蹲在蒸食铺门口不急不慢地抽着。

等到买肉龙的人走得差不多了,老头儿把一锅馒头上了屉,坐在板凳上装了一锅子烟叶,一手托着腰一手抽着烟。

老太太忙了一早晨也累得够呛,手撑桌板在那儿歇歇。

窦占龙这才迈步走到门口,眨巴眨巴夜猫子眼,隔着桌子问道:“老人家,还有肉龙吗?”老太太摇头道:“没了。

”窦占龙是没话找话:“都说您家的肉龙堪称一绝,结果还是迟了一步,没买着啊!怎么不多蒸几屉呢?”老头儿瞥了他一眼,接过话茬儿说:“不行了,干不动了。

我今年七十有二,眼瞅着到坎儿了,老婆子也六十大几了,古稀之年还得起五更爬半夜,实在是力不从心。

还别说肉龙了,花卷、馒头也快蒸不动了。

”窦占龙又问:“我看这铺子就您二老忙活,也没个帮手吗?”老头儿没精打采地说:“命苦怪不得老天爷啊!俩孩子早早夭折了,我们老两口无依无靠,想收个学徒、雇个伙计也找不着合适的。

卖蒸食的行当就是这样,起早贪黑吃苦受累,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

好汉子不稀干,赖汉子干不了。

反正我也想开了,人这辈子就那么回事,哪天眼一闭腿一蹬,落个大松心……”窦占龙接着拿话引他:“您二老没有别的打算了?”老头儿眼神越发黯淡了:“唉,这不正寻思兑了铺子,带几个钱儿回老家吗!趁着还有俩牙,想吃点儿什么就吃点儿什么……”窦占龙一听有门儿,身子又往前凑了凑:“我在门口看了半天,您这小铺挺合我的心意,正好您也有这个心思,咱商量商量,您兑给我得了。

”老头儿眯缝着眼,仔细打量了一番窦占龙,说:“你要开蒸食铺子?我瞅您穿得利利整整的,受得了这个累?别的不说,就这个天气,您看我这后背,全让汗溻透了,卖蒸食可不轻省啊!”窦占龙说:“老爷子,我是瞧上您的蒸食铺了!从铺子到幌子,里里外外一应之物我全买了。

至于兑下来之后我干得了干不了,您就甭操心了,只管说个价。

”老头儿见窦占龙来真格的,站起身说道:“之前倒有几位过来看的,有人出到二百两银子,我们没舍得卖。

倒不是这铺子真能值多少钱,只是我们老两口拿了这二百两,还是不够养老送终的,倒不如留下铺子,能支撑一年是一年,哪怕少挣点儿呢,细水长流,好歹是个生计。

”窦占龙二话没说,从褡裢里掏出一张银票递过去:“一千两行不行?”老头儿没想到他出手如此阔绰,使劲揉揉昏花的老眼,凑过去瞅了半天。

他有几年老私塾底子,颇认得几个字,见花花绿绿的银票最上边一行写着“万义和银号”,下边四个字是“京津通用”,左右竖着各有一行小字,左边是“天津针市街德兴栈内”,右边是“北京前门大街施家胡同”,这是可以兑现银的地方,最晃眼的还是银票当中三个大字——“一千两”,字上压着大红戳。

这不是财神爷上门了吗?再没有不卖的道理了!老头儿哆嗦着两只手,接过银票又端详了半天,乐得嘴都合不拢了,招呼老伴儿:“老婆子,赶紧收拾收拾,给这位大爷腾房!”窦占龙拦住说:“您二老什么也不用收拾,拿着钱走人就行。

”老头儿赔笑道:“那总得立文书、摁手印吧?”窦占龙一摆手:“不必了,银票在您手里,还怕我跑了不成?”老头儿揣上银票,连冒着热气的蒸锅都不管了,直接就往外走;老太太却指了指案板上那口刀,跟窦占龙商量:“别的都不要了,这刀我们拿走行吗?”老头儿也仿佛想起了什么,解释道:“大爷您有所不知,这刀是她年轻时从娘家带来的,算是件陪嫁,根本不值钱,扔了都没人要,只为留个念想。

”憋宝的不能说瞎话,窦占龙就是为这口刀来的,如若让老公母俩把刀带走,岂不是前功尽弃?但他又没想好如何回绝,说多了反倒弄巧成拙,面露迟疑之色:“这个……”倒是老头儿给解了围,他真怕窦占龙反悔,一拽老太太的衣襟:“行了行了,我再替你做一次主,这一屋子破东烂西没一样有用的,咱快走吧!”说完拉着老太太,兴高采烈地出了蒸食铺子。

门口还有几个买馒头的,眼瞅着开了多少年的蒸食铺子换了主家,给窦占龙道过新堂之喜,免不了问一句:“明天一早您还卖肉龙吗?”窦占龙冲众人一拱手:“各位吃点儿别的吧,我可没那个手艺!”说完抓起案板上的刀,拿块布裹住,往褡裢里一放,出门牵上驴便走。

窦占龙不贪小,不占小便宜,一千两银子买下蒸食铺子,只为了这把刀。

因为三足金蟾躲在老铁桥下的海眼中不出来,那是一个大漩涡,没有剁肉龙的刀,谁也下不去。

窦占龙在九岭十三坑捉拿三足金蟾之时,一下拽断了钱庄子东家拴金宝牌的红绳,他还得再找一条更结实的。

白天人多眼杂,只能在夜里做这桩买卖。

有一天晚上,他带着傻哥哥去了趟东门外的娘娘庙。

娘娘庙又叫天后宫,在九河沿岸有二十几处庙宇,东门外的这座俗称“西庙”,香火最为旺盛,住的神仙越来越多,护法的有四大金刚、王灵官、千里眼、顺风耳,配殿里有药王爷、财神爷、天尊老君、四海龙王、斗姆姥姥、北斗星君、二十八宿,连关老爷都占了一角。

而且入乡随俗,本地的神灵也跟着沾光,什么王三奶奶、白老太太、挑水哥哥、花姐姐都立了塑像、供了牌位,各路神仙齐聚大殿,甚至于早年间一位奉旨修庙的太监也挤进了殿角,那真叫一个热闹。

善男信女们无论大事小情都过来磕头,进香、拜神、拴娃娃的人是乌泱乌泱的。

门口的宫南大街、宫北大街更是头一等的繁华去处。

按着民间的说法——“白天人拜神、晚上鬼求度”,越灵验的庙越招鬼,所以说白天再怎么热闹,夜里也清静,没有晚上逛庙的。

窦占龙身上埋着鳖宝,一举一动皆受鬼神所忌,不敢擅自进入香火旺盛的大庙,本想让傻哥哥替他走一趟,又担心傻子行事鲁莽误了差事。

恰在此时,看见个推车卖烤山芋的小贩从路上经过,本地讲话叫山芋,外地也有叫红薯或地瓜的,搁在炉膛里烤得金黄喷香。

九河下梢到处是通宵达旦的玩乐场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诡大明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七零文工团小厨娘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反派沉迷我的毛茸茸

周羽棠穿成了一只满身杂毛灰了吧唧的鸟。 他的生命值只剩七天,必须尽快找到主人结契。 周羽棠:还用说么,当然是找主角啊! 主角:乌鸦?滚粗。 宗门仙长:此物不详,拿走拿走。 路人们:这小东西灵力低微,实在没什么用。 周羽棠:很好! 他找到角落里独自站立的少年,飞过去,用他焦炭的小脑袋瓜亲昵的蹭了蹭少年的脸。 确认过眼神,是一起干大事的人! * 师门考核,蛮荒巨妖吓哭了。 外出任务,九尾灵狐吓/

野僧

战长林年少轻狂时,做过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倾其所有,求娶长乐郡主居云岫; 一件是兴德元年,在居云岫身怀六甲时扔下一纸休书,削发为僧,扬长而去。 三年后,天下大乱,战长林在荒郊救下华盖如云、玉辔红缨的送亲车驾。车里,新妇凤冠霞帔,怀里抱着的稚儿粉雕玉琢,正睁大一双跟他一模一样的眼,懵懵懂懂,似惊似疑。 战长林问:哪儿去? 居云岫答:洛阳赵家,成亲。 *又痞又野和尚X又冷/

全球刷怪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