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书柜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章 农器改良(下)(1/2)

春耕大典后第七日,李承乾带着改良团队驻扎在了终南山下的皇庄。

他命人在十块相同大小的田地上,分别安装不同角度的犁壁进行对比试验。

"从四十度到六十五度,每五度一个梯度。

"李承乾用自制的量角器比划着,"每块田必须用同样的牛、同样的农夫耕作。

" 长孙冲翻开记录簿:"已按殿下吩咐,每块田都预先撒了等量的苜蓿种子模拟杂草。

" 试验结果出人意料。

犁壁角度最陡的六十五度犁虽然翻土最深,但行进速度慢了近三成;而五十度角的犁壁不仅翻土效率最佳,杂草覆盖率也达到了九成以上。

"原来如此!"李承乾恍然大悟,"《齐民要术》说'深耕易耨',却没说明这个'易'字关键在于角度!" 老农赵五却提出异议:"殿下,咱关中的硬土,五十度怕是不够。

" 这句话点醒了李承乾。

他立即组织工匠设计出可调节角度的活动犁壁,通过移动插销就能在四十五度到六十度之间调整。

三月中旬,正当改良进入最后阶段时,长安城中突然流传起谣言。

"听说了吗?太子改的犁用了胡人的弯刀样式,坏了祖宗法度..." "那犁上还加了铁器,分明是与民争利!" 李承乾在东西市微服私访时,恰巧听到这些议论。

他注意到,散布谣言的几个闲汉,腰间都挂着同样的铜牌——那是五姓七望家仆的标志。

次日朝会,御史王珪果然上奏:"陛下,农器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易改动?臣闻新犁造价昂贵,恐非寻常百姓所能置办。

" 李世民尚未开口,李承乾便出列奏道:"王御史可知,一架直辕犁要用三尺二寸的整木,而曲辕犁只需二尺八寸?至于铁器用量,新旧犁其实相当。

" 说着,他命人抬上两架犁的用料对比。

工部尚书段纶趁机禀报:"经核算,新犁反可省料两成。

" 王珪语塞,却又有大臣提出:"各地土质不同,岂能一概而论?" 这正是李承乾等待的问题。

他拍了拍手,侍从立即展开一幅大唐疆域图,上面标注着各地土壤特性。

"儿臣已命将作监准备三种制式..."李承乾详细解释了针对黏土、沙土和丘陵地的不同设计。

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

四月初,第一批三百架贞观犁分发至京畿各县。

让李承乾惊喜的是,民间匠人很快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

万年县铁匠铺里,王铁头给犁铧加装了可更换的耐磨铁尖;蓝田县的木匠则发明了"子母犁辕",能快速拆解便于运输。

最妙的是泾阳老农设计的"犁铃"——挂在犁梢上的铜铃,耕深合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 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

满级大佬在无限世界

测字师,一字知阴阳,一字识因果,一字看尽过去未来,一字观遍宇宙乾坤。 卿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朝穿越到病秧子小丫头身上,面对无限闯关中轻贱蔑视、不怀好意的队友们,她笑了。 一开始 队友:小丫头片子,不要拖后腿。 卿八手持菜刀,干净利落的斩杀npc。 队友:卧槽? 仇敌:呵呵,这个题目绝对让他们全军覆没。 队友:惨了惨了,这下死透了。 卿八:莫慌,让我算一算。 当仇敌在解题世界重逢,面对谁解/

碎空刀

浊杯酒,种风情 照无眠,意难平 一杯一快意,一曲一温柔 敬你一杯血性豪情 大好头颅,不过一刀碎之。一部独特的武侠经典作者用传统的笔法,写出反传统的情感和意识当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祝嫣红遇上这个潇洒不拘的浪子,她突然明白,自己一生中最想要的,始终还是没有得到。尽管她衣食不愁、呼奴使婢。 /

我在本丸养崽崽

喝酒、抽烟、烫头的不良大佬睦月突然接手了平行世界里自己亲生的崽。 崽的数量X7.正好一串葫芦娃! 重点是:【敲黑板】七个崽的爹他不是一个人。 无奈之下,不良大佬只能接受时之政府招聘,给自家崽崽寻几个保姆。 大崽崽交给粟田口。 二崽崽交给左文字。 三崽崽交给三条家 睦月喝茶望天:我真是个机智的婶婶(麻麻)。 /

妖怪管理员

你好,我是齐思远。 哦,他们平时叫我又土又无趣的齐组长。 没错,我是管妖怪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嗯,可以。但是我有权不回答你的问题。 当然,当然有。不管是妖怪还是鬼怪,其实都在你身边,你没发现而已。 无可奉告,妖怪也需要个人隐私。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每天都能看的见,至于它们想不想吃你这种问题,你让我怎么回答? /

不准跟我说话!

于笙天生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 高二暑假前最后一场考试,威震三中的问题少年于笙凭实力把自己毒奶进了精英云集的省级高校联盟夏令营。 又凭脸被隔壁省示范高中的第一名挑成了搭档。 高考前一天的下午,打遍学校从没怂过的于小爷气势汹汹,把最多的狠话都撂在强行怼上门的第一名家教身上 你考试差点迟到! 答题卡差点没涂! 作文差点跑题! 监考老师就围着你转! 最多只能比全市第二高五十分! 后来,作为比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