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5 还有几天就是重阳节,冯开岭突然决定,要到省里跑一跑,看望几个老领导。
在这之前,国庆节和中秋节刚刚过去,冯市长已经到省里跑过两趟,但只是看望了一些现职领导。
对退下来的老同志,按惯例只有临近春节时才拜访。
丁市长秘书小吉传递过来的信息,也许确有其事,也许只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还可能是对手施放的烟幕或离间之计。
可不管怎样,根据年处长传来的确切消息,省里马上就要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接着考察组就会进驻阳城,元旦之前肯定会最终决定市长人选,交由春节之后的人代会投票选举。
在这期间,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任何变化也都属正常。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果真的让张大龙、秦众他们结成某种同盟,事情就糟了。
“张大龙在阳城的势力不可轻视,特别是有洪书记这个靠山,是个很有力的竞争对手。
秦众在省里有什么背景也难下结论。
两股势力一旦搅和到一起,又是背对背的冷枪暗箭,绝对难以防范、不好对付。
当务之急,是设法破解张、秦联盟,尤其要集中力量对付威胁最大的张大龙,削弱并稳住秦众。
”冯开岭打算先从省里的几个阳城籍老干部那儿下手,以迂回战术对张大龙分而化之。
“还是你代我出面。
这个时候我频频往省里跑,不太合适。
”冯开岭对黄一平说。
“好的,那些老领导家大多数我都熟悉,以前跟您后边跑过,门牌、电话号码当时也都记下了。
”黄一平知道,这个任务很光荣,也很艰巨。
所谓跑跑,不光是送点礼物,关键还要把话递到,并且该说的必须说到位,起到效果,否则跑了等于白跑,浪费精力和时间不说,也耽误了冯市长的大事。
冯市长当场开列了一串名单,都是阳城籍在省城退下来的老领导,从省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到各个部、委、办、厅、局的正副职,累计大约有十来个。
“这些领导都要跑?”黄一平问。
“尽量多跑几家吧,不过,这两位老同志是重点!”冯市长把名单仔细看了又看,确认没有遗漏,这才在其中两个名字下边画了一道重重的横杠。
黄一平一看,一位是省国土厅退下来的印厅长,一位是省农村工作部离休的毛处长。
对于这两位老领导,黄一平很熟悉。
跟冯市长做秘书几年,他每年都要随同到省城跑几次,其中春节之前肯定要专门看望一下这些阳城籍的老干部。
通常情况下,冯市长会亲自一家家跑,虽然有时只是蜻蜓点水一坐就走,但那种姿态便代表了重视与尊敬。
如果冯市长实在跑不开,就让秘书黄一平代劳,礼物还是那些,话却要多说几句,无非解释冯市长何故不能亲临,平常如何对老前辈们百般记挂,或者当场给冯市长拨个电话,由他亲自与老同志表达。
“知道为什么重点要跑毛处长和印厅长吗?”冯市长问。
“印老厅长的情况倒是有些知道,毛老处长这里却不清楚。
”黄一平道。
“看来有必要对你进行一点革命传统教育喽。
”冯市长呵呵一笑。
黄一平当然希望掌握多一些背景资料,以便到时候懂得怎么说话,如何拿捏分寸。
“别看这个毛处长离休前只是省委农村工作部的一个处长,却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与市委洪书记关系更是非同一般!”冯市长介绍道。
毛处长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参加革命的一位老八路。
他老家在安徽芜湖,高小毕业后跟随一位同乡出来参军,历经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并随解放大军接管阳城。
解放后,毛处长由于年纪太轻,被组织上送到省农学院继续读书,成为五十年代那批“土八路”中的知识分子。
此后,他长期在省委农村工作部门工作,以常年深入基层、熟悉农村、精通农业而著称。
他的足迹遍布全省乡村,阳城郊区更是他来得最多的地方。
那时候,不论多大机关、多高级别下来的干部,但凡到了农村都不兴住宿宾馆、招待所,而是一律吃住在农家。
毛处长来阳城郊区,最喜欢住宿洪书记家,因为洪书记父亲是当地的种田能手,母亲是妇女队长,家庭出身好,家里收拾得也很干净。
一来二去,毛处长就与洪书记父母结下深厚友情。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文革”风起,既是保皇派又是走资派的毛处长在省里遭到批斗,就主动要求下放到阳城郊区,还是在洪书记老家那个生产大队。
为避免连累洪家,他自己出资建了房子单独居住。
对于落难了的毛处长,当地农民仍然一如既往亲切友好,洪书记一家更是热情关照,衣食住行、烧洗买汰全部帮助料理到位。
其时,洪书记兄妹几个正在读书,学校里开门办学、教育闹革命、白卷英雄之类闹得不亦乐乎。
毛处长依仗在洪家说一不二的威信,要求洪家几个子女不要随波逐流荒废了学业,有空时他还亲自帮助补课辅导。
这期间,毛处长又与洪家子女结成忘年之交。
等到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毛处长官复原职,还回到省委农工部任处长。
同时,为了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农业生产,他还主动要求再在阳城郊区蹲点一段时间,并挂职郊区区委副书记。
这时,洪书记刚好从阳城农校中专毕业。
毛处长对洪家子弟熟悉,又感恩于对洪家患难之中给予的关照,就把洪书记带在手边精心调教,不久之后让他担任村支书、公社农技站长,及至后来当上乡党委副书记,一步步正式走上政坛。
说过这段大概经历,回过头来再说毛处长其人。
这位从小参加革命的老人,由于有进入农学院系统学习的经历,后来又长期深入农村基层,成为全省有名的农业专家,特别是在治理高沙土、经营水利、沿江农作物布局等方面独有造诣。
在上世纪,我国还是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十多亿人吃饭乃是第一要务。
即使像经济比较发达的本省,乡镇工业虽然已经是如火如荼,可农业在整个经济中依然十分重要。
因此,像毛处长这样的农业专家,按说早应该提拔到某个地市或厅局担任更高层级领导,不想,正是缘于其在专业领域的独特声望,却被省里宝贝般一直“珍藏”在农工部,直到离休也才享受到地厅级待遇。
不过,也因为此,他在省领导面前颇有发言权,其威望绝不亚于某些位高权重的厅局长。
尤其下到各个地市,更是深受基层党政负责人的尊敬。
洪书记之后一路从乡、县到市,进步速度颇快,就与他的力荐有很大关系。
冯开岭这一介绍,黄一平恍然大悟,难怪这么多年冯市长一直对这个毛处长敬重有加,原来内有玄机。
“既然毛处长与洪书记关系特殊,那么他与张大龙私交如何?”黄一平问。
“毛处长与张大龙没有什么交情,据说印象也不是太好,主要是张在省城阳城籍老人那里总体口碑不佳。
”冯市长说。
“哦,那就好。
”黄一平不禁松了一口气。
“到毛处长跟前,知道话怎么说吗?”冯市长问。
“知道了。
”黄一平嘴上这么答,心里却也不是十分把握,就当场将说辞演示一遍,特别对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做了预案。
冯市长听了,表示满意。
“这次给毛处长带点什么东西呢?”黄一平问。
“这个我已经准备好了,你直接找邝明达拿。
至于印厅长那儿,你熟悉他的情况,一切由你具体操办,所需费用也找邝明达报销。
”冯市长说。
黄一平点点头,表示领会。
“记住,凡事点到为止,过犹不及。
老同志们身经百战,见识过的大场面多,千万别把戏演过了。
还有,在省里不要张扬,遇到熟人尽量躲开。
”冯市长再三叮嘱。
冯市长的这一番推心置腹之语,让黄一平感动不已。
他想,官做到冯市长这种级别,有时也很难,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身边奉承迎合者不少,可到了关键时刻,真正能说点心里话的人却很少,说到底还是高处不胜寒哪。
如此说来,黄一平此次省城送礼之行,责任相当重大。
56 曾几何时,黄一平对于这种庸俗的送礼陋习,极其反感甚至厌恶。
记得很小的时候,常听老实巴交的父母在家议论,村里某某人家由于给村支书送了一只母鸡,竟然就多领了好多救济粮、款,或者分得了一块户户眼红的良田。
那口气,就像得好处者不是给别人送了母鸡,而是偷了别人家的母鸡。
后来读小学、中学,父母亲督促子女们认真学习的警诫之语,就是时不时威胁说:“要是不好好读书,就得像庄东的王小二,把家里准备砌房子的钱拿出来送礼,才被村里推荐到乡办砖厂上班。
”其实,那个王小二不过是砖厂里一个普通装卸工,完全凭苦力挣钱,可是让黄一平父母这么一说,就像他挣的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脏钱。
总之,在黄一平幼小的心灵里,早已播下仇恨送礼的种子。
在N大读书那四年,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一流,一手现代诗做得行云流水,在学生会副主席、诗刊副主编等多个岗位上也非常卖力,加入党组织本来应该板上钉钉,可班上仅有的最后一个名额,却让一位经常往总支书记家拎板鸭的同学抢了。
等到毕业时,包括方教授在内的几个老师都极力举荐他留校,按照考试成绩也是非他莫属,最后还是被另一个同学鸠占鹊窠。
据说,那个成绩平平、表现一般的同学,家里开着工厂,其父用卡车往学校领导宿舍区送礼,近乎于南方上门推销产品惯用的一个形容词——“洗楼”。
后来分配回到阳城,按N大的名气与黄一平个人实力,怎么说也应该分在省属阳城中学,不料半途又遭遇暗算,竟被发配到城郊结合部的三流学校五中,直到借调局里才知道,又是落败于送礼那一套。
经过如此重重打击,黄一平对送礼一度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声称此生绝不染指。
“不会送礼的秘书,不是个好秘书。
”冯市长说这话时,黄一平刚跟冯市长不久,那时恰好临近元旦、春节。
乍闻此言,黄一平相当吃惊。
他不明白,做好秘书与会送礼之间,有什么大不了的关系。
当然,冯市长话里的意思,绝不是暗示黄一平给他送礼,而是他需要黄一平明白送礼的重要与必要,以便日后随同他送礼时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甚至有些礼还必须由黄一平代他出面。
跟在冯市长后边这么多年,黄一平几乎从来没有给他送过礼,甚至反过来还收了市长不少礼物。
记得刚做冯市长秘书时,汪若虹提醒丈夫,恐怕要给冯市长送点礼,却遭到黄一平的坚决反对:“我是和他一起工作,又不是求他恩赐,送什么礼?” “礼是肯定要送的,现在不要说当官的,就是稍微有点权势的人,哪个不收礼?”汪若虹毕竟在医院工作,看多了医生收红包,自己也跟着尝点小甜头。
对送与不送的效果反差,她有切身感受。
“估计送也是白送。
”黄一平觉得,冯市长肯定不会收他的礼,说不上具体理由,只是有此感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从游方郎中到帝师太傅,洪文成了活着走进功臣阁的唯一一名太医! 文案二:又名《太医署升职日记》 皇帝抠门,贵妃跋扈,皇子体弱,太医署上下如履薄冰。 皇上偶感风寒,已有三日不思饮食治好了没赏,治不好有罪啊! 众太医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逃避, 刚来没多久的洪文被推出去。 众太医:完了完了,这孩子完了 然而:陛下胃口大开,赏! 贵妃又在撒娇卖痴,欲借太医之口骗皇上来,众太医纷纷秃头/
李明桥前往蓟原出任代县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当地四大局长开刀让他们让出霸占许久的位子。一场险象环生的博弈开始上演最终,李明桥非但没有扳倒四大局长,自己还在人代会换届中落选。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八年前的一桩命案逐渐浮出水面 /
分手四年后,前男友成了夏魄顶头上司,有钱多金冷漠帅气且阴阳怪气的新任总裁。 新总裁莫名胃痛,孤身一人半夜住院,同住一小区的职员夏魄被迫陪同。 病房里,前男友兼总裁输着迷你小吊瓶躺在病床上,单手玩手机。 夏魄低头和他的网上cp聊天。 【cp:你还喜欢你前男友吗?】 夏魄看了一眼病床上当初穷到恨不得卖肾,如今威风八面的总裁。 【夏魄:不敢,那人技术不行。】 病床上的前男友突然疯狂咳嗽起来。 夏/
十二岁少女桃月儿,生逢明末乱世,与侍奉的严家少爷一起遭遇天灾人祸导致的家破人亡,她按照柳青街欢香馆神秘老板娘桃三娘的指点,一路南下逃亡。途中因为一时病困钱尽,只得滞留钱塘西湖的头羹店,靠帮佣赚取路资。 月儿因为送餐,无意中前往西湖畔一处只在天黑后才开张营业的青楼萼楼,并身陷其中昆仑觞、抱娘蒿、血衣梅、莲舫鱼、赵头羹、玉面丸月儿究竟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巧手逃出生天?香艳诱人的萼楼女子们究竟有着怎/
你正在玩一款乙女游戏。游戏里,你追求一号前男友三年,结果他还是对白月光念念不忘。 订婚前夕,你在他不敢置信的目光里来了个死遁,然后转头和身为港口Mafia干部的前男友二号在一起了。 你利用二号前男友获取了很多情报,骗钱骗感情,为了避免翻车,你在他求婚当晚甩了他,改头换面,嫁给了三号前男友绷带精。 三号前男友又温柔又有趣,对你超级好,然而新婚一年不到,他突然死了,你成为了新晋寡妇。 你拿着纸/
谢柔和韩定阳是小说的男女主角 全文讲述的是嚣张伪善工科大魔王VS帅破天际的传奇之星的故事 韩定阳拒绝女生的一致口径 从不想谈恋爱对女的没兴趣到我有未婚妻了 没人知道他等了谢定柔多少年 她居然还傻乎乎地暗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