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帐形龛帐。
幔层层重叠,壁画上面还保留着北朝时期的西方净土变、涅槃变、地狱变等佛教故事。
朱明月顺着敞阔的石塔前廊走进去,步之所及,泥塑、浮雕、绘画以及薄肉塑几种形式的飞天造像,栩栩如生。
在最后那座薄肉塑飞天像的旁边,还有一座绿釉人顶灯,上面是九头凤鸟绿釉陶瓷盘。
灯油燃尽,灯盘里一层薄蜡。
前廊与后室只隔着一扇石门,朱明月走到石门前,伸出的手停留在半空。
这后面,会是他吗&hellip&hellip 会是怎样一副场景?他身披绛红色袈裟,盘坐在蒲团上面诵经;还是单薄的身影站在佛龛前,闭目燃香;抑或是像石窟中那些清苦修行的僧侣一样,自力更生,正拿着扫帚清理地上的香灰。
那两个跟着他剃度出家的人,一直在他身边吗&hellip&hellip 山间的日子宁静而枯燥,青灯古佛,坐定参禅,身若琉璃,心如古井,仿佛历经千百年都不会改变。
佛的目光寂寂无波,佛的沉思静静流淌,是否会听见?这个由皇帝一夕之间变成僧人的少年,那些平静却哀伤的诉说。
是否会看见?这个国破家亡的少年人,无言的悲欢和寂寞。
距离建文四年七月宫中的那场大火,到现在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她却如同经历了几辈子,艰辛而漫长。
朱明月记得她进宫的那一年,熏风吹得花飞,拂落在少年清隽而安静的眉宇间,波澜不惊;而他腼腆笑着,朝自己伸出手,一双清澈的眼睛宛若春水。
早春,他在明黄案几前作画,她推开殿阁的窗扉,和暖的春风吹进殿内,拂散了沉滞的笔墨气味,带来雨后的清爽空气,也飘来了殿外塘边的嫣然桃花。
仲夏,他在水榭上摇扇纳凉,盈盈几丈池水围绕,她端着一盘凉果从长廊走过去,半路却被黄子澄拦住。
那有些迂腐的酸儒,抢了她几颗果子,还文绉绉地说是试吃。
齐泰和方孝孺则齐齐站在水榭台阶上微笑。
金秋,九陌上轮蹄来往,六街内士女骈阗,皆到灵谷寺赏菊花。
他在方丈室与谦禅师的高徒洪正映对弈,留下一个齐泰在里面陪着,方孝孺则偷偷带着她和黄子澄跑到山寺里,观赏那盛放满山的菊花。
随后他也会借口出来,不声不响地站到她身后,在她发间绾一朵金英。
隆冬,暖炉燃着石蜜,熏笼里烧着龙涎,外面是寒天冻地皑皑白雪,殿内却是融融春意,他倚靠在雕花窗棂前读书,她在一侧红袖添香。
在香茗煮沸的缭绕白雾中,两人透过拢翠纱窗赏着殿前的雪景,或是静静听着雪落下的声音,抑或是谈几句朝中诸大臣的趣事。
皇帝的墨宝何其珍贵?他给她写过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是一个扇面,上面御笔题着石湖居士的诗: 愿我如星卿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那时年幼青涩,她只觉得他改得巧妙,又暗暗惊心,诗中似乎合了她的真实闺名。
为此她曾百般试探,提心吊胆地捱过一段时日。
却不知,他的无心,反成了她的有意;而他的有意,她却不懂。
时间无情碾过,五年宫中朝夕相对,宛若一场迷离大梦,梦中的繁花胜景、岁月静好,尽数破碎在了战败城破、兵临城下的那一刻。
宫中燃起熊熊大火,殿前丹陛上被鲜血染得嫣红,宫殿和廊柱不断地在火中倾颓倒塌,黑烟滚滚,无数宫女、太监四散奔逃,哭喊声、抢砸声交织成一片。
宏伟堂皇的文华殿,殿门半敞开,年轻的皇帝仿佛还没从兵败的事实中回过神来,呆呆地坐在龙椅上,手中举着奏折。
叔叔领兵打到了皇城,武将反了,文臣降了,甚至连几个心腹都不知所终,四年兢兢业业、勤勉忧劳,就换得个众叛亲离! &ldquo朕&hellip&hellip大势已去了。
&rdquo 那时,他喃喃地对她说。
短短的几个字,却如泰山压顶般猛然让她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后来离开皇宫时的日日夜夜,她每每午夜梦回,总是会在耳畔回响。
她无法忘掉他那时绝望而悲怆的神情,更忘不掉当她打开皇宫密道,告诉他逃离京城的出路时,他震惊而艰难地看着她,好长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总要有一个寄托仇恨的对象,在靖难之役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始终沉浸在深深的愧疚中不能自拔,所以她对姚广孝极尽刻薄之能事。
然而看似平息的怨和恨,在心底里打成了死结,既不能触碰也无法忘记,更得不到释怀。
风吹着线香的轻烟飘进洞窟里,朱明月望着面前那扇石门,曾经的场景一幕一幕从眼前掠过,清晰而真实。
闭了闭眼,她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开启石门的机关。
只听得&ldquo刷&rdquo的一声,石门在眼前打开,一团滞涩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朱明月睁开眼睛,凿刻得宽敞的后室在她面前展露了真容:横长方形的平顶窟,映入眼帘的是正壁中龛泥塑一佛二菩萨,高髻宝冠,秀骨清像;旁边还有两尊高大的菩萨像,一个右手扬掌作施无畏印,一个作与愿印,悬裳庄重。
在洞厅的最里面,高大菩萨像的右后方,负手站着一个清瘦的红色袈裟身影,穿着朴素的芒鞋。
朱明月一步一步缓慢地走进来,发现紧挨着那抹身影的左面,是一座莲花须弥座,巨大的莲瓣向上徐徐展开,莲心上结跏趺坐着一个飞天神女,披帛、长裙,显得安详而端庄。
曲蔓分支莲花缠绕在她的腰间,她的面容和灯盏的一团烛火相衬映,仰着脸,面朝着那红色袈裟的清瘦和尚,保持着微笑,肌肤细腻,柔润如生。
这尊飞天神女像,是阿姆&hellip&hellip 阿姆死了,死在了般若修塔。
塔中后室还有一具尸体,就是那个身着红色袈裟的年轻和尚,保持着背对站立的姿势,被吊死在了绿釉人顶灯下面。
这个和尚的面容年轻却也陌生,灯盏上的石蜡燃着幽幽光簇,年轻和尚的袈裟被照得一片艳红,他的双脚稍稍离地,悬挂着的尸身侧头朝向莲花须弥座上的长裙少女,一双眼睛睁着,嘴角竟像微微勾起,泛着一丝莫名而诡异的笑。
朱明月还发现,在阿姆的手中,握着一封信笺。
朱明月从般若修塔又回到了上城。
跟她上一次隆重而铺张的进城方式不同,这一次她是徒步走进去的。
一路上没有任何守卫和武士阻拦她的道路,也没有人对这位祭神侍女从外面回来、身上还穿着一身有些褴褛的僧袍,表现出丝毫的惊讶。
乌图赏在内城石桥上等着她,看见她,竟然投以一笑。
&ldquo祭神侍女能活着回来就好了。
&rdquo &ldquo让乌图赏管事失望了?&rdquo 乌图赏哈哈笑着道:&ldquo自从曼景兰三大城建城以来,十几年的时间,还从来没有人从后殿的蕉林闯出去过!更没有人活着从上城逃跑!祭神侍女可是开了先河,让老奴不佩服都不行!&rdquo 少女面色淡淡:&ldquo不是我厉害,而是对手实在分量太轻。
&rdquo 乌图赏笑容一滞,眯起眼睛道:&ldquo祭神侍女的口气不小啊,分量太轻?好吧,接下来就让祭神侍女好好见识一下,省得到时候说咱们勐海&lsquo待客不周&rsquo,&rdquo乌图赏露出一抹透寒的笑,&ldquo不过祭神侍女最好次次都能像上回这么好命,平安渡过难关,否则可就不好玩了。
&rdquo 朱明月抬起头来,&ldquo乌图赏管事放心,既然我跟着索桥摔下山崖都没死,就没有那么容易死了。
&rdquo 乌图赏微笑,声音阴冷地道:&ldquo但愿祭神侍女能一直这么嘴硬。
&rdquo 朱明月被关进了上城的水牢。
潮湿发霉的味道,混合着青苔和杂草的腐朽气息,还有一股动物腐尸的腥臭气味,浓郁得刺鼻。
头顶上是生锈的铁栅栏,下面是泥黄色的水,昏暗得几乎不见光的狭窄水道内,来回穿梭游动的是皮毛油亮的硕大的水耗子,长长的黑尾巴,&ldquo吱吱&rdquo地叫着,像是饿极了。
少女抱着双肩,站在水里面瑟瑟发抖。
她的大半个身子都浸泡在发腥发臭的污水中,水面不断上升,一直没到了她的肩膀处,她的身体在水中一晃一晃,像是随时脚底一滑就湮没在水里。
她的头发黏腻得贴着脸颊,眼睫上全是污渍,黏黏地粘在眼皮上,还有她的一双手,上面皮肉几乎全部溃烂,因为浸泡了污浊的脏水,又导致伤口处化了脓,手心和手背上肿起了脓疮。
在她面前不远处是一道铁栅栏,栅栏周围是坚固的石墙,石墙最上端留有小孔,再往上则是蓄水池和排水通道。
每隔一个时辰,上面的人就会往下层牢房中注水,冰凉的污水兜头浇下,躲无可躲,使得些许腥臭的水灌进口鼻。
看守的奴仆时不时还会朝着下面撒尿,一边尿,一边说,之前被关进来的很多人都因为水面上升而窒息,有的是活活淹死,有的则是生生吓死,如果她想好过些,不妨让哥们几个摸一摸,他们会去上面替她说几句好话求情。
朱明月闭着眼睛,感觉到一个冰凉湿滑的东西蹭到了她的脖颈,粗糙的皮毛,不时地扫过她脖颈上的肌肤,游过去了,又游回来,尖尖的小鼻子紧挨着她的锁骨,似在轻嗅,又似在判断是否能下口。
这只老鼠离她很近,几乎要钻进她颈窝里。
朱明月浑身止不住地战栗,这不是蕉林荒山的那种吃人的老鼠,因为它们闻到了她手上溃烂皮肉的味道,没有任何反应,但这不代表她能跟它们亲近!恐惧、无助、绝望&hellip&hellip无以复加地袭上她的心头,让她浑身发冷,也让她阵阵地眩晕。
可她必须站着,绝不能倒下去,倒下去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她开始强迫自己习惯,习惯污水腥臭的味道,习惯双手让她痉挛的剧痛,也习惯这些老鼠。
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崩溃,每当那秃皮长尾巴的老鼠游到她身边,她就张开嘴发出歇斯底里的尖叫,拼命地尖叫。
直到她的嗓子嘶哑,再也发不出叫声,眼泪淌了满脸,流到脖子上,跟腥臭的污水混合在一起。
眼泪流干了。
她意识到可能没有人会来救她,或许她会死在这里。
如果没记错的话,昨日是七月十七日,她从般若修塔回来上城,直接就被关进了这座水牢。
过了整整一夜,现在天亮了,也就是七月十八,是祭神侍女出使结束的日子,澜沧会派人来接她回去。
但是她依旧身在水牢,她从上面的天窗看着天空一点点地变亮,看着太阳升起来了,水牢外面除了看守奴仆猥亵下流的脏话,听不到一点要放她出去的声音。
一直以来那九幽都忌惮着朱明月祭神侍女的身份,哪怕杀掉那些土司府的影卫,也没动她一根汗毛。
那九幽不想因小失大,不想跟澜沧正面敌对,他更想反过来利用朱明月为他所用。
那么就算现在的土司府乱成一锅粥,土司老爷和土司夫人各自为政,就算她回到曼腊土司寨的下场是死,可她身上担着祭神侍女的名号,她还要去参加八月初八的勐神大祭&mdash&mdash在这之前,她的命都是值钱的。
那九幽却将她关起来,动用私刑。
等她一身是伤地回到土司府,土司老爷追究起来,那九幽要如何解释?他不怕得罪澜沧吗?或者是&hellip&hellip那九幽不打算让她回去了? 朱明月心寒,忽然有种可怕的预感。
事实上,她猜对了,那九幽的确是不打算让她回澜沧了。
自打发现朱明月失踪的那一日,七月十四,那九幽就让乌图赏放出消息去&mdash&mdash祭神侍女来勐海出使的过程中,做了一些不好的事:不尊重佛寺、怠慢僧侣,肆意指责勐海的村民&hellip&hellip当然,这些并不能够说明什么,最多是让远在澜沧的摆夷族众,对这位祭神侍女的印象大打折扣。
除了颠倒黑白,那九幽随后又让乌图赏散播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流言&mdash&mdash祭神侍女在勐海四处打探那些被抓商贾的下落。
她一介汉人,谁知道是真心为了勐神大祭而来,还是打着什么鬼主意?那荣对朱明月的身份心知肚明,但澜沧十三寨的村民不知道,沈家当家被抓,朱明月成了祭神侍女,这本来就是一件荒谬至极的事。
那九幽的杀手锏就在这里。
&ldquo澜沧的人对咱们虽有敌意,但好歹是一族人,若是外人想见缝插针也不容易。
老奴将流言放出去后,澜沧那边是轩然大波,沈家小姐的身份被挖了出来,很多子虚乌有的事不用咱们去编故事,他们自己就传开了。
土司夫人也借着这个由头,跟土司老爷闹得不可开交。
这不,今日原本要来接祭神侍女的马车,迟迟未到,老奴觉得,澜沧那边是要放弃她了。
&rdquo 乌图赏弓着腰,在宝座前笑呵呵道。
枉费土司老爷自作聪明,没想到朱明月的身份成了一个最大的把柄,让他赔了夫人又折兵。
&ldquo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么只好将她留下了。
真是可惜。
&rdquo 明媚的阳光洒落在男子的发间、肩膀、衣襟上,映衬出宛若女颜的面容,迎着明艳花光,他抬手间,雪白的衣袍随着熏风微微荡漾。
乌图赏以为自家主子这是在怜香惜玉,不禁笑呵呵道:&ldquo这个沈小姐的确是生得一副花容月貌,遭了这么大的罪,也确实是可惜。
&rdquo 那九幽看了乌图赏一眼,没说话。
她遭罪有什么可惜的,可惜的是白费了一枚棋子,亏他将&ldquo传国玉玺&rdquo交给她。
&ldquo你觉得她还能挺多久?&rdquo 乌图赏道:&ldquo不好说。
她身上带着伤。
&rdquo &ldquo表现怎么样?&rdquo 乌图赏嘴角一勾,道:&ldquo还以为有多了不起,跟那些以前被关进去的人一样,哭天抢地,撕心裂肺。
都不用人费劲去上刑,再关上一时片刻她就得崩溃了。
&rdquo毕竟是个十五岁的小丫头,再有能耐,撑得住一时,也撑不了几天。
那九幽不咸不淡道:&ldquo关废了不要紧,别给弄死了。
她没用了,她哥哥还有用。
&rdquo 乌图赏道:&ldquo是、是,老奴让底下人掌握着分寸,估摸着再过会儿也就放出来了。
&rdquo若是死了,沈明琪还不得哭天抹泪要死要活的。
想起那个懦弱的书呆子,乌图赏一阵嘲笑。
&ldquo不,先不要放她。
&rdquo那九幽道。
乌图赏愣了一下,有些踟蹰地道:&ldquo但是&hellip&hellip底下人来报说,她身上的伤都开始化脓了,又关了一天一夜,水米未进。
倒是还强挺着,但明显就差一口气儿了。
&rdquo 那九幽道:&ldquo让梨央去审审她,审完了再放也不迟。
&rdquo 乌图赏闻言微怔,俯下身道:&ldquo是,老奴这就去办。
&rdquo 梨央是修勉殿前的十二守卫勇士之一,唯一一个女子。
那九幽的近身侍婢。
但是这个能在那九幽跟前伺候的女子,生得虎背熊腰、皮肤黝黑,力气跟男子不相上下,下颚生着胡子,穿着裙子往那儿一站,活脱脱一只母大虫。
这只母大虫却有着娇柔的嗓音:&ldquo沈小姐还好吧。
&rdquo 朱明月抬起头,头顶上刺眼的阳光让她一阵恍惚,黏腻的眼皮睁了睁,勉强看清楚来人的模样,不由往这人的身后看了一眼。
说话的声音明明是个女子,面前却站了一个男人。
&ldquo奴婢问你话呢,沈小姐听见了吗?&rdquo 那声音又关心地道。
朱明月这才确定那声音的确是面前这&ldquo男人&rdquo发出来的。
&ldquo你是谁?&rdquo 她一开口,嗓音嘶哑如破锣。
&ldquo奴婢名唤&lsquo梨央&rsquo,是九老爷跟前的近身侍婢,拜见沈小姐。
&rdquo五大三粗的女子朝她行了个礼。
朱明月不记得这个名字,也没见过她的人,吞咽了一下,艰难地问道:&ldquo是九老爷让你来的?&rdquo 梨央捂唇笑道:&ldquo难怪九老爷常常夸赞沈小姐聪慧,果然是冰雪聪明。
正是九老爷让奴婢过来看你的。
沈小姐感觉怎么样?可有什么不舒服?&rdquo 顶着一副熊瞎子似的脸,却偏做出少女娇羞的动作,说出的话似不谙世事,却最是恶毒无比。
朱明月闭上眼睛,疲惫而喑哑道:&ldquo什么条件,才放我出去?&rdquo 梨央咯咯笑了起来,&ldquo奴婢真是喜欢沈小姐的直截了当。
&rdquo 对浸泡在腥臭污水中的少女来说,眼下多一刻都是煎熬,但是对方显然不着急,慢慢熬着她。
如同一只慵懒的猫,用爪子饶有兴味地撩拨着面前垂死挣扎的老鼠。
朱明月觉得眼皮沉重,但她半睁着眼睛,保持沉默。
似是觉得她的这种反应不好玩,梨央怏怏道:&ldquo好了好了,沈小姐不愿意多说话,那奴婢来说好了。
奴婢来问你,沈小姐是不是去过般若修塔了?&rdquo 朱明月依旧没说话。
她若是没去过般若修塔,又岂会回上城? 梨央却也没等她回答,自顾自地又道:&ldquo沈小姐一定是去过般若修塔了,在石塔后室看到了那个小侍婢端坐莲花的尸体,还有搁在她手中的一封信笺。
那封信笺是九老爷让奴婢放那儿的,说是沈小姐看到上面的字,不一定会回来。
但是如果回来了,就说明沈小姐根本不是来救沈当家的,或者说,不仅仅是来救沈当家,而是怀揣着一个大秘密。
&rdquo 那信笺上写着:石塔中人,在上城。
什么人? 建文帝。
沈小姐已经在修勉殿前接受了勐海主人的收买,并且发誓鞍前马后地效忠,这才得到了一块&ldquo传国玉玺&rdquo,然而沈小姐转眼就背弃了誓言,带着一个侍婢夜闯蕉林荒山。
蕉林荒山的尽头是般若修塔,是建文帝和两个随从修行的地方,那片芭蕉林子也因此成为除却养马河和广掌泊之外,曼景兰的第三大禁地。
但是沈小姐去般若修塔做什么?她找建文帝又是做什么? 那九幽派出余下的所有守卫勇士去查这个沈家明珠的底细,除了那些流于表面广为人知的,沈小姐在失踪之后,一直到跟着黔宁王回云南之前,中间这五年时间的行踪,居然丝毫查不到!那九幽的心里开始不安稳了,但他又觉得这个沈小姐既然是黔宁王带回云南的,来元江府这一趟也是黔宁王在背后的授意,也说不定。
这可就有意思了。
梨央说完之后,污水中的少女睁开眼睛,然后缓缓地抬头看过来:&ldquo阿姆是你杀的?&rdquo 梨央没想到她答非所问,反应了一下,愣愣地答道:&ldquo阿姆?沈小姐说得是那个小侍婢&hellip&hellip&rdquo咧开嘴,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文案一: 穿越了,变年轻变漂亮? 林雨薇:呵呵,想得挺美。 穿成有钱有权的世家贵女或公主? 林雨薇:呵呵,大白天做什么梦。 有个富二代或者富一代男朋友或老公? 林雨薇:呵呵,还没睡醒吧。 文案二: 应届毕业生林雨薇某天搬了块砖回家, 然而她发现这块砖竟然另有乾坤! 有个小空间也就罢了, 居然还隔段时间就带着她穿越。 可是为什么每次都穿成老太太? 而且都是苦逼的开始? 六零饥荒、抄家流放、末/
沈宁馨毕业后进了家企业,做了一名实习生。 公司里氛围不错,工作也比较清闲,同事们都很照顾她,除了那个成天黑着脸,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冰山老板。 这个方案不合格,重新改。 你这单子做的是怎么回事,我之前告诉过你几遍了? 今天要是再做不完,晚上就别想走了。 沈宁馨感觉自己上辈子绝对作了孽,所以才会摊上这么个一点都不可爱的上司。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了上司的微博小号。 今天大家下班后聚餐没带我,我好/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九津珀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萨摩耶,他有着雪白柔软的长毛以及天使一样的微笑。 虽然食量大了点,食谱奇怪了点但也没有人规定,萨摩耶不可以吃咒灵和妖怪嘛! 在寻找好友的路上,身边奇怪的人逐渐增多。 会搓黑球有着奇怪刘海的饲主+1、讨厌的白毛六眼+1,友善的同班同学+2,图谋不轨的长发除妖师+1 刚找到好友没几天,便和只花狐狸滚作一团进了扭曲的时空,身边增加了n个奇怪的刀剑付丧神。 九津珀被散发不详/
美人骨,世间罕见。 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 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如果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有个人带着两世的记忆,深爱着你。多幸福。 时宜对周生辰就是如此。 而他,却早已忘记她。 /
云子宿什么都好,乖巧老实,任人宰割,花瓶一个。 就有一点:吃得太多。 家里人算计完了他父母的遗产,就把他打包嫁给了韩家那位阴气沉沉、克妻克亲、三年必死的韩大少。 别人见了韩大少恨不得绕着走,只有云子宿,他第一次见到韩大少眼睛就亮了。 这人身上有他最喜欢的诱人香气! 饿了三百多年的云子宿终于能吃饱了,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他决定帮对方活得久一点。 结果他帮着帮着却发现对方活过的时间好像比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