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书柜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 文化篇: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4/5)

庆的传统,以纪念历史上这一天曾取得过对外战争的胜利。

唐朝文化包容开放,唐朝人很爱过洋节,受到新罗人的影响,就将赏月传统和新罗的节庆相结合,形成了八月十五过节的传统。

唐朝文化上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影响了周边国家,也体现在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

“放”和“收”是唐朝文化的姿态,既能对外输出,又能吸收外来。

到了宋朝,中秋节已经完全中国化了,风俗习惯已与新罗迥异,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听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不太高兴了,凭什么说我们的中秋节起源于韩国?韩国已经抢了端午节,难道还要把中秋节送给他们吗?莫急,其实韩国在端午节申遗的时候,已经在申请文本开篇申明: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其实,我们真的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小肚鸡肠,同属于中华文化圈,他们受中国文化影响了两三千年,直到今日依旧喜欢来自中国的元素,这恰恰说明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很大。

此外,韩国、日本等国保留了中国文化的诸多传统和样式,实际上是在帮我们传承古风。

我们不光不该生气,还应感到自豪。

后来,中国人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

至于为何要在中秋节吃月饼,说法众多,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

相传元朝末年,民众不满当朝的统治,纷纷起义。

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建议,在八月十五中秋这一天号召民众起事,通知的办法就是挨家挨户赠送圆饼子,称之为月饼。

饼里面都塞了纸条,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

鞑子指的就是以蒙古族人为首的当朝统治者,反元起义就这样开始了。

月饼就是这样起源的。

可是经学者考证,“月饼”最晚在南宋就已出现,与杀鞑子没有关系,这只是个传说。

37“七尺男儿”到底多高 在古代文学作品或者历史剧中,形容古代男子身高时常会说“堂堂七尺男儿”。

今天的一尺约等于33厘米,算下来“七尺男儿”身高得两米三!还有更夸张的,史书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合今天两米六。

吕布身高九尺,合今天三米。

最恐怖的是孔子,史书记载其身高是九尺六寸。

如果真是这样,孔子恐怕是巨人症了! 难道古人真的那么高?难道是现代人越活越矮了?想想也不大可能——在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饮食营养。

而现代的生活条件比古代好太多了,身高怎么会“今不如昔”? 其实古代的“七尺男儿”并没有那么高,问题是出在了古代一尺的长度和今天是不一样的。

我国古代的长度标准在历朝历代都有变化。

根据学者考证:秦代一尺是23.1厘米,汉代一尺是23厘米~23.6厘米,隋唐一尺在30厘米左右,宋代的一尺才超过30厘米。

这样算下来,项羽的身高应该是一米八五,算是比较高的,这样的身高在今天也不少。

吕布的身高是两米出头,这个确实非常高了,但跟姚明比还逊色一些。

再来算算有“巨人症”的孔子的身高,现代出土的春秋时鲁国尺,一尺大约20.5厘米,那么孔子的身高应该是一米九六。

这么看,孔子的确是一个高大帅气的老师!今天很多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有的孔子像被塑得很高,这的确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七尺男儿”的形象至少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荀子》劝学篇就说:“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如果按照与战国相近的秦尺标准计算,七尺男儿身高也就是一米六多一些!今天的墓葬考古也证明了这一身高。

根据秦汉时期的墓葬考古,当时的男性平均身高是1.68米,女性平均身高是1.52米。

看来和我们的推测比较吻合。

现在我国的“七尺男儿”有多高呢?2015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厘米,女性155.8厘米。

怎么过了两千年中国人没长高啊? 首先,现在的成年人平均身高统计时是包括老年人的。

这些老年人大部分是在1949年前后出生的,经过了大饥荒和物资匮乏的年代,小时候吃得不好,营养跟不上,所以影响了身高,拉低了当今的平均身高。

另外,全国平均身高不具有全国普遍性,我国身高还存在南北方的地域差异。

平均身高比较高的东北人、山东人要比平均身高比较低的四川人重庆人高出七八厘米。

另外,前面提到的考古测量出平均身高1.68米,是古代西北人的情况。

而今日西北人普遍较高。

今天陕西的平均身高能达到1.72米左右,比两千多年前还是高了一些的。

有的朋友会拿兵马俑的身高质疑我的说法。

的确,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时解说都会夸耀兵马俑身高都是1.85米以上,在兵马俑坑里看起来也的确很高。

但是,兵马俑都是带底座的,底座有十多厘米高。

除去底座净量的话,兵马俑的实际身高多在170厘米~181.5厘米之间。

这个身高比前面计算出的一米六高了许多,因为兵马俑的原型是军人,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禁卫军,当然要选大高个儿了。

因此,兵马俑的身高是不能代表当时的普遍情况的。

所以你要自信,只要有一米七的身高,回到古代至少能是个七尺半男儿! 38“学富五车”到底有多厉害 古人常用成语“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

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一书,说的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惠施的故事。

《庄子》的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很多朋友将这句话理解为他读过五车书,的确很厉害!那古代的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今天咱们就来算算。

“学富五车”中的五车书,和我们今天的书是不一样的。

今天的书是纸版书,是东汉之后才有的。

尽管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东汉并未普及纸版书。

直到魏晋时期,因为佛教的传播需要大量佛经,廉价方便的纸版书才在我国普及开来。

那在“学富五车”的先秦时期,书是用什么材料写的呢?答案是简牍。

简和犊是两样东西,区别主要体现在宽度上,简细长,牍则更宽。

在制作材料上,两者大体都用竹或木。

一般简多用竹,牍多用木,所以又称“竹简”和“木牍”。

竹简在商朝就出现了,后来在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一直用到汉朝。

竹简的制作方法很复杂。

首先得选用上等的青竹裁切成适合的大小和长度。

竹简的宽度在0.5厘米到1厘米之间,长度则根据书写内容而固定。

如写诏书律令的竹简长三尺(约67.5厘米),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厘米)。

民间写书信的竹简一般长一尺左右(约23厘米),字数少的书信用一块木牍就够了,也是一尺长,因此古代又称信件为“尺牍”。

裁切后的竹片要拿到火上烤,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竹简的重量,还有一方面是为了干燥后防霉防蛀。

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来,就像出汗一样,所以这道程序叫“汗青”,也称“杀青”。

今天电影拍摄完成时也称“杀青”,这种叫法就是源于竹简的制作工序。

杀青后,就可以在竹片上写字了。

如果写字时写错了,就用小刀将错字刮掉后重写,以避免一整片竹简的废弃。

这种刮错字用的刀叫“书刀”,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文化用品。

竹片写完了,再在竹片上打孔穿绳,将若干片竹简联接在一起,这就是一册竹简了。

牍大多用木片制成,汉代多以胡杨和红柳作为原材料。

牍比简宽许多,能达到6厘米左右,个别的达15厘米以上。

单片牍比单片简能承载更多的文字量,所以牍多单片使用,不用联结成册。

牍呈长方形,故又叫作“方”或“版”。

牍也用来画地图,这就是后世将国家疆域称为“版图”的由来。

“学富五车”时代的书是竹简,其重量和今天的纸版书不可同日而语。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博览群书,给汉武帝写自荐信,用了3000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抬着才能运到宫殿。

一片竹简能写30多个字,3000片竹简就是10万字左右,与您正在读的这本书字数相当,这就足以看出竹简之重。

那五车竹简有多重呢?台湾历史学者邢义田先生曾考证过,东方朔上书用的竹简重量可达12公斤多。

我们计算一下,3000片竹简能写10万字左右,能达到12公斤多,平均算下来每公斤竹简有8000字。

古代马车的载重量一般可达200公斤,五车竹简就是1000公斤,算下来大概有800万字。

800万字是什么概念呢?以人民出版社版本的四大名著为例,《红楼梦》约107.5万字,《三国演义》约72.6万字,《水浒传》约92.5万字,《西游记》约83万字,加起来大约355万字。

“学富五车”的读书量,大概就是四大名著总字数的两倍。

这个水平,今天的中学生基本就能达到。

然而我们是否可以藐视古人而自称“学富十车”呢?恐怕不可以。

首先,古代的文章用文言体,其信息量远远多于白话文。

其次,古人读的都是学术著作,四大名著那是白话小说,难度上也不在一个水准。

另外,“学富五车”这一成语的本意不是“读”了五车书,而是有五车书的著作,是“写”了五车书的意思!以王老师目前日夜赶稿的速度,穿越回古代,也只能算是“学富五筐”! 39古代如何审案 本篇我们以清朝著名的杨乃武小白菜案为例,讲讲古代审案的那些事。

杨乃武小白菜案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发生在同治年间。

主人公杨乃武生活在浙江省余杭县,举人出身,家庭富裕。

杨乃武家有空闲房子,出租了一间给小白菜(本名毕秀姑)及其丈夫居住。

这样两家就成了邻居,关系相处得也还不错,空闲时候杨乃武还教小白菜写字。

杨乃武比小白菜大15岁,也没啥太多的想法,但是邻居看见两人总在一起出双入对,就开始议论纷纷。

古往今来,人们就爱八卦男女之间的事,没有“事”的都会传出“事”来。

后来,小白菜和丈夫受不了流言蜚语,就搬家了。

可是搬家没多久,小白菜的丈夫就病死了。

由于尸体鼻口流血,小白菜的婆婆就认为是小白菜毒死了自己的儿子,将小白菜告到了县衙。

司法程序正式开始。

今天司法审判归法院负责,古代则不同,很多官员都有权审案。

清朝时,县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县里最高的审判长官是知县,就是我们俗称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回1986小山村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神诡大明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AI替身中了沙雕病毒

夏歌一朝穿越,穿成了星际时代某最大佬的AI仿生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的一切数据,都是照着大佬那求而不得的白月光设定的,从外貌到身材,从声线到性格,和那个人一样温文尔雅,和煦如风。 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AI替身机器人。 然而,就在夏歌穿越过去的当天,这个替身AI的数值程序就彻底崩坏了。 陆行深看着一边大喊老子活了!一边满屋子疯跑蹦跳鬼叫不止的疯批,觉得自己的完美替身机器人一定是中病毒了,才会程序/

七零文工团小厨娘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众所皆知,A医大附属济华医院妇产科有两位王不见王的副主任医师。 江叙和沈方煜从大一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规培评职称,简直拼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堪称你不卷死我,我就卷死你,你考九十六,我考九十七。 卷到最后,居然连看上的姑娘的都是同一个。 谁能想到,没等两个人斗出个结果,心上人直接挽着同性女友的手,在他俩面前笑吟吟地出了个柜。 白白针锋相对了三个月的俩直男三观尽碎,同仇敌忾地一顿苦酒入喉,稀里/

野僧

战长林年少轻狂时,做过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倾其所有,求娶长乐郡主居云岫; 一件是兴德元年,在居云岫身怀六甲时扔下一纸休书,削发为僧,扬长而去。 三年后,天下大乱,战长林在荒郊救下华盖如云、玉辔红缨的送亲车驾。车里,新妇凤冠霞帔,怀里抱着的稚儿粉雕玉琢,正睁大一双跟他一模一样的眼,懵懵懂懂,似惊似疑。 战长林问:哪儿去? 居云岫答:洛阳赵家,成亲。 *又痞又野和尚X又冷/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